注册 / 登录
作品详情
首页  /  作品详情
作品编号
:B122-000806
参赛组别
:学生组
作品分类
:建筑设计 - 更新类 - 城市类 - 滨水空间
作品名称
:闸驿江南·漕市人间——基于漕运文化转译的渠化枢纽综合体设计
团队成员
:黄孜珩 崔淳珺 符鹏 卢淳凯
学校
:苏州科技大学
获奖情况
优秀作品奖-学生组-二等奖    
申明:本平台上展示的所有设计作品的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并受法律保护。主办方有权对参赛作品无偿行使展示、传播和出版等非商业用途的权利。未经大赛组委会书面许可,任何单位或个人严禁转载、复制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作品。如需使用,请联系:刘羽璇、宗小睿(025-51868250、51868249)。



图版展示:


作品简介:

设计说明
大运河古往今来对于沿岸最为重要的作用即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而对于具有“天下第一闸”这一称号的镇江谏壁船闸而言,近些年往来船只仍然颇多,但船闸似乎只起到协助通航的作用,闸只是闸本身,而漕运文化随着交通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也日渐没落。
针对物流满溢状态下,船只如何高效卸货和通航,本设计做出了以下分析:传统船只卸货都会靠岸停泊并等待卸货,这一卸货方式易造成物流满溢状态时,河面上船只拥堵,卸货效率低下且影响正常通航。且闸口附近未形成商业网络,需要耗费人力物力运到别的商场、贸易交换市场进行售卖,商业集散点发展不足。
因此,本设计提出了如下解决方式:设计一个渠化枢纽综合体。对于物流满溢和稀少状态下的货运调节,我们可采用机械化自动装配的手段,适应物候来增加或减少运货层的面积,而船只在此种形况下只需正常通行,在交通枢纽处根据需要进行自动化的垂直和水平的卸货、运货,以此提高船只的通航效率和卸货速率。
与此同时,物流交换势必带动闸口附近商品经济,因此,不妨向垂直方向上延伸,底层货物交换后直上二层,就地形成商业网络,并以运河走势为空间流线的转译,以漕运节点为综合体内部空间的节点转译,同步带动上层商业文化的发展,推动活力船闸,活力家园的建设,促进运河文化发展。

专家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