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新闻公告
首页  /  新闻公告

金奖作品荐读 | 等待的一万种可能

| 发布:2020-01-15 | 1952

用暖心设计为这个冬日增添温暖。第六届“紫金奖·建筑及环境设计大赛”圆满落幕,“宜居家园·美好生活”的赛题,引发了参赛者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共鸣。经过专业评审、综合评审脱颖而出的获奖作品,不乏精彩、创意、温暖、人本的设计。本栏目将陆续分享本届大赛紫金奖获奖作品,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选题动机、创作历程和创意诠释,也或参赛心得,走进和了解作品背后的故事。


2019第六届

“紫金奖·建筑及环境设计大赛”

金奖作品




01  作品简介


0001.JPG


-------------------------------------------------------------------

002.JPG


                 作品编号:B119-000655

                 参赛组别:学生组

                 参赛内容:综合设计更新类

                 作品名称:船底之歌——船底人聚落空间重塑

                 主创:郭梦迪

                 指导老师:胡璟

                 设计机构:华侨大学

                 获奖情况:紫金奖金奖、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奖一等奖、优秀作品奖(学生组)一等奖



· 作品视频

003.JPG

点击查看视频


· 综合评审答辩现场

004.jpg




-------------------------------------------------------------------

02  创作回顾

问题提出

焦躁等待的家长、此起彼伏的喧闹、拥堵不堪的交通、人车交织的混乱……这些都是放学时段学校门口候学区的真实写照。等待,除了焦躁、喧嚣、拥堵、混乱,是否还有别的可能?


创意策划

这是一个有关“爱与包容”的设计实验。因为爱,街道、社区、居民、学校、设计师在改造上达成共识,学校围墙外一处废弃的堆场成为我们的改造对象,转变为舒适、友爱、有趣的候学区;因为包容,它同时成为供各类人群分时共享、开放的城市公园。让设计更有社会温度,期待每一处候学区都能被关注,更具多种可能!


设计思路

设计通过重新组织场地内外交通流线、安装分时电子桩、设置停车场等方式解决交通基本问题;在此基础上,通过提供舒适的行走、休憩、交流场所与设施,让家长们的等待从容、闲适;赋予学校围墙新功能,成为家长、学校、学生之间的沟通媒介与互动窗口,让家长们的等待有趣且充满期待;通过智慧闸门的开合对候学区进行分时管控,实现全天候的分时共享。


方案亮点

方案以居民真实需求为出发点,将堆场改造成为候学区,亦是城市公园,解决候学问题的同时倡导分时共享,体现宜居理念;设计突破常态,赋予校园围墙新功能,让“舒适、沟通、共享”成为可能,具有可复制性。


005.JPG

006.jpg



007.jpg



-------------------------------------------------------------------

03  选手访谈

Q:“等待的一万种可能”这个题目很吸引人,引发想象,当时是怎样想到这个名字的?这个选题是怎么形成的?


梅耀林:

2019年我们团队参与了江苏省宜居街区的相关工作,通过与居民的广泛交谈,我们发现上学放学期间校门口的拥堵是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也是老百姓迫切希望改善的问题。经过头脑风暴,项目组从十余个选题中选取了候学区的改善提升作为本次紫金奖的参赛作品,希望从解决社会问题的视角,提交一个具有温度和深度的设计作品。“等待的一万种可能”的灵感来自于《活了一百万次的猫》,它的含义是爱,让人找回遗失的自己 。我们作品具有三层含义,首先通过具有人文关怀的多元设计,让在候学区等待的各类人群不再疲惫无聊,而是感受到爱和温暖。其次,通过分时共享,让候学区在各个时间段为学生、家长、居民提供多元的服务;最后,每个候学区的设计都应体现本土记忆和特色,一万个候学区,就有一万种特色。

008.JPG


Q:在宜居街区建设调研或是设计创作调研过程中,老百姓对候学区的现状是如何看待的?


姚秀利:

在宜居街区建设调研的过程中,老百姓对这个议题表现出了非常大的兴趣,踊跃地参与到我们的访谈中。对很多人来说,候学区是他们每天必去的地方,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同一个候学区,每个人看待的视角是不同的。校长说最担心的就是上学放学期间的交通安全,特别怕出交通事故。老人们说没有休息的地方,等待的时候站得腰都直不起来。中青年人说没有聊天的场所,只能看手机,感觉很无聊。孩子们说上学放学都是在人群中钻来钻去,很混乱,没有一点乐趣。正是通过与他们的交谈,我们了解到各类人群对候学区的需求,从而把他们的需求一一落实到我们的设计当中。

009.jpg



Q:在你们的作品VCR中出现了设计进校园活动,请具体谈下这个活动,你们从孩子们身上获得了哪些启发?


汤蕾:

我们在江苏省宜居街区建设中提出了与居民共治共建共享的理念,通过组织多种活动,引导当地居民参与其中。为了了解孩子们对宜居街区有哪些认识和需求,我们走进栖霞区的一个小学,向孩子们介绍了宜居街区建设的内容和目的,希望他们通过作文和绘画表达他们对美好家园的想法。孩子们提交的作品非常精彩,他们对宜居生活的思考和设想大大出乎了我们的意料。有的孩子在作文里写到“希望有林荫大树为行人遮荫,有健身场所让他们玩耍,有便利店买学习用品”。有的孩子在绘画中描绘了信号灯对道路交通的控制,描绘了街头公园里的鸟语花香,描绘了多功能的垃圾分类收集箱。从孩子们身上,我们深切体会到他们对自己居住的家园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候学区改造的迫切需求。于是,我们又组织了一次有大学生、小学生共同参与的宜居街区设计工作坊,让孩子们和我们的设计团队一起,进行项目策划和设计,将他们的需求落实到我们的设计中,在“等待的一万种可能”作品中有很多细节设计来自于孩子们充满童真的视角。

010.jpg

姚坊门省级宜居示范街区暑假工作坊


011.jpg

宜居设计师进校园

012.JPG


Q:在准备紫金奖的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是如何解决的?

汤蕾:

我们的参赛团队是一个多专业的构成,有城市规划师、交通规划师、建筑设计师、景观设计师、数据分析师等,这是我们团队最大的优势,但因此带来的专业协同和共识也是我们面临的现实问题。解决这个困难的方法就是加强沟通、积极配合。项目组每周定期开会,讨论项目进展,各专业成员进行对接。遇到难点时,大家各抒己见,经过商讨,达成共识后才继续推进项目。比如,在作品的表现手法上,我们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一次次地讨论,反复推敲,每个人都参与其中,最后实现了大家都满意的作品。强烈的团队意识和及时有效地沟通是我们这次作品顺利完成并获奖的关键。

013.JPG


Q:你们觉得作品之外对于当前的社会有什么样的启迪?


候学区只是人们生活很小的一个部分,我们希望通过这个设计作品,引起全社会对社区居民,尤其是老人和儿童需求的关注。在宜居街区建设中加强适老化设计和儿童友好性设计,让每个孩子都开开心心上学,让家长们轻松愉快地接送孩子。宜居家园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候学区是这个过程中的产物。终究有一天,候学区候学功能会逐步褪去,作为孩子们的第二课堂和居民们的休闲公园将会一直延续下去!




· 评委点评

015.jpg



0f.JPG


更多精彩作品解读将陆续推出,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