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新闻公告
首页  /  新闻公告

紫金奖·铜奖作品荐读 | 居在金陵,遇见桥上

| 发布:2020-04-08 | 1716

2019第六届

“紫金奖·建筑及环境设计大赛”

铜奖作品(职业组)



居在金陵,遇见桥上


01  作品简介

640.jpeg


1579512987165387.jpg


640.png

作品编号:B119-001271

参赛组别:职业组

作品名称:居在金陵,遇见桥上

主创:王笑天、刘佩鑫、于昕

团队成员:曹伟、艾迪

设计机构: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获奖情况:紫金奖铜奖

获奖情况:江苏省优秀工程设计奖三等奖

获奖情况:优秀作品奖(职业组)一等奖

获奖情况:江苏省城乡建设系统优秀设计奖一等奖


1579512987165387.jpg



· 作品视频

640-.jpg

点击图片查看视频

1579512987165387.jpg


 

· 综合评审答辩现场

640-2.jpeg

640-3.jpeg



02  创作回顾

秦淮河是南京重要的城市文化名片,但河两岸的诸多资源并没有随着城市的发展得到充分关注与利用。机动车通行优先的路网设计,不仅导致两岸交通不便,更割裂了城与河、人与河之间的联系,影响城市空间衔接与区域活力塑造。于是我们将视线聚焦,以“桥”为线索,将环境、文化、行为、空间等要素加以整合,拉近秦淮河两岸之间的距离。


· 设计表达

640-4.jpeg

640-5.jpeg

640-6.jpeg

640-7.jpeg


1579512987165387.jpg


03  选手访谈


Q:方案围绕秦淮河展开,是基于怎样的现状考虑?

王笑天:设计的灵感来源于我们的日常生活。生活在南京,我们经常会沿着秦淮河散步,但是链接河两岸的桥大多为机动车通行桥,使得两岸的步行网络被割裂,对于步行者而言存在安全隐患。

640-8.jpeg

640-3.png

刘佩鑫:秦淮河两岸空间功能分布不均,河西岸是大片的住宅区,人口密集;河东岸有很多南京特色景观和文化资源,像古林公园、南京电视塔、南京艺术学院等,桥的数量过少,步行前往河对岸需要绕行很远的距离,不仅降低了空间体验感,还造成两岸节点散落,可达性差。

围绕着“宜居”的主题,我们希望通过解决秦淮河两岸交通不便、公共节点散落的问题,深入挖掘秦淮河的文化属性,重新串联两岸的景观节点,为沿线居民的宜居生活做出现实改善。


Q:设计的核心策略和最大难点是什么?

于昕:核心策略是建立区别于机动车通行桥的步行体系,连接两岸核心节点,在增强关联性的同时,将各要素以其对应的形式在主桥汇聚,以点成线,以线带面,实现城市区域节点的缝补与激活。

设计难点在于整体体系的建立和各条线索的汇聚:如何将两岸居民的活动以及各公共节点连接起来,实现主桥功能、形式与结构逻辑的统一,以及整体体系与周边地域文化的契合。

640-10.jpeg

640-11.jpeg


Q:方案中的主桥是如何设计的?

王笑天:主桥是整个步行体系的核心,是最具人气活力的地方,也是我们的设计亮点之一。

在功能上,区别于一般步行桥的通行功能,我们在主桥置入功能灵活的盒子:设置休闲娱乐设施为南艺学生展示艺术创作,也为居民休闲提供场所,成为汇聚人们丰富室外活动的容器。

桥面为生态公园,为市民提供休憩游玩的场所。同时,为增强秦淮河的文化属性,我们设计了面向开阔河面的观景座阶,为市民欣赏秦淮河龙舟比赛这一传统文化赛事开辟场所。

640-12.jpeg

640-13.jpeg

640-6.png


刘佩鑫:在结构上,主桥整体采用上承式立体桁架体系以及剪力墙与细柱的组合体系,在保证桥体强度与刚度的前提下,提供丰富通透的空间层次。这样的立体结构,也起到了包裹、容纳空间的作用,不同类型的截面形式可适应不同类型的功能空间,实现了结构与空间的统一。

640-30.jpeg


此外,景观桥不仅为居民欣赏两岸风景提供场所,往往也因其独特的空间形式成为被欣赏的对象。因此在主桥形式的设计中除了考虑功能性,还利用曲折起伏的屋面创造出极具雕塑感、冲击力的桥体外形。

640-16.jpeg


Q:对于此次参赛,是否有何可以分享的体会或感想?

于昕:从开始的初赛海选到最后的电视决赛,这一路走来感慨颇多。不管是前期的立意构思、头脑风暴、现场调研,还是中间设计作品的修改和成果表达,亦或是后来视频制作和现场彩排录制等一系列环节,我们的团队为此付出了很多时间和精力。

不同于平日的设计任务,这次竞赛的过程更像是在完成我们的设计理想。团队利用晚间和周末的时间,齐心协力打磨设计、克服各种难题,在设计的过程中,我们逐渐配合默契,也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能够在紫金奖的交流平台上展示自己的成果,我们深感机会宝贵,和众多建筑师交流的过程也是我们开阔眼界、拓展思维的过程。


1579512987165387.jpg

· 评委点评

评委副本.jpg




作品解读 | 王笑天 刘佩鑫 于昕

编辑 | 王守敏

审核 | 申一蕾、叶精明

资料支持 | 陈飞


更多精彩作品解读,敬请关注。



1579512987165387.jpg






“紫金奖·建筑及环境设计大赛”简介






“紫金奖•建筑及环境设计大赛”是“紫金奖”文化创意设计大赛的重要专题赛事,自2014年起已成功举办六届,累计参赛人次超2.6万,提交作品5395项。第六届大赛共收到有效报名 1759 件,提交有效作品 1475 件,共204所院校、237家设计机构、6030余人次参与;作品来自国内 28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此外,美国、英国、西班牙、意大利、日本、韩国等国家也有选手参赛。相比2018年,第六届大赛有效报名数量增长36.0%,有效作品数量增长44.9%。

第六届大赛以“宜居家园•美好生活”为主题,旨在围绕现实生活的宜居性改善,以系统提升城市宜居性、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为目标,聚焦城市美好生活,注重人本视角,以提升“家园宜居性”为 切入点,通过“有温度”“场所感”的设计,改善和提升适用性、宜居性和空间品质,促进全龄友好、人文共享、绿色安全的美好家园建设与共治共享,推动设计服务生活、改变生活、提升生活,让城市更加宜居美好,更具包容性和文化性,增加老百姓的幸福感、归属感和对城市的热爱。



第六届“紫金奖·建筑及环境设计大赛”决赛

(综合评审)获奖名单【学生组】

640-22.jpg



第六届“紫金奖·建筑及环境设计大赛”决赛

(综合评审)获奖名单【职业组】

640-23.jpg


1579512987165387.jpg



041.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