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新闻公告
首页  /  新闻公告

“城市双修”的江苏实践 | 南通:构建整体系统,凸显城市特色

| 发布:2020-08-12 | 1741

      南通是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现代化港口城市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被誉为“北上海”。作为住房城乡建设部第三批“城市双修”试点城市,南通充分结合各类规划建设工作,以完善生态系统、提升功能系统、强化特色系统为主线,实施了一批有影响力的“城市双修”项目,形成了一些可复制、可推广的试点经验。


001.jpg

南通城市景观风貌



001-1 副本.jpg

      为提升城市环境品质,对濠河环境进行综合提升,致力打造“南通历史文化的最美窗口、市民休闲生活的最佳去处、城市精细管理的最好样板”。

      绿化景观提升。首先对环濠河游步道进行全面贯通,整体提升游步道的舒适性、亲水性和景观性,改善景区内部交通状况与游览体验。其次对景区的整体绿化景观进行全面提升,按照“通透、彩化、精品”的目标,打造出四季鲜明、色彩丰富的高品质绿化景观,在西霞浦、金鳌坊等处建设标志性景观建筑,提升怡园、桂花岛的景观效果,另外,对座椅凳、垃圾箱、标识系统等城市家具进行同步整治提升。

      水环境提升。对濠河周边水系进行全面梳理,实施控源截污、河道整治、活水畅流、智慧管控等工程,对引水泵站及周边涵闸进行升级改造及统一调度。整治后,整体水环境得到极大提升,濠河水质从现在的Ⅳ类水提升至Ⅲ类水。

      街景整治提升。对濠河周边建筑立面进行整治提升,按照设计团队确定的沿街建筑立面整治原则,分片区进行改造,以高层建筑、重要节点以及陈旧、破损建筑为整治重点,全方位、立体化实施改造。同时,对环濠河城市亮化进行全面改造,点亮濠河夜景,提升夜间街景效果。

      文化相融提升。积极推动环濠河博物馆群转型发展,充分发挥教育启迪、传播文化知识、传承文化精髓的社会功能。另外积极开发特色文化消费,培育新的文化消费增长点,拓展文化消费方式,带动濠河景区及周边经济发展。将濠河打造成具有独特文化魅力的城市公共活动空间。

002.jpg

环濠河游步道(映红楼处)贯通改造前后

002-2.jpg

城山路(启秀路-濠南路)断面改造前后

003.jpg

濠河水环境修复前后

004.JPG

街景立面(电信综合楼)改造前后

005.jpg

中国珠算博物馆改造后



001-2 副本.jpg



      为提高城市宜居性,推进了一批老旧小区的综合改造。新华园小区始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基础设施差、活动场地缺乏、配套设施落后等问题突出,经过改造,新华园从一个老旧不堪的小区变身为居民幸福生活的宜居家园。

      配套完善与适老服务相结合。在原社区服务中心的基础上打造适老服务中心,中心设有护理室、休息室、健身室、电子阅览室、棋牌室等多个功能室,可为社区近400名老人提供基本服务。

      环境优化与功能提升相结合。拆除地面违章,打通消防通道;修复破旧围墙,并粉刷一新;拓宽道路,新建标准化停车位66个;完成路灯移位、增设门卫和道闸、安装信报箱、电力线路等改造。小区的美观度、安全性得到全面提升。

      外形美观与科学环保相结合。注重建筑的外形美观和绿色节能,对每幢楼外墙面及公共楼道进行粉刷出新,更换节能门窗,楼顶实施平改坡。

      居民参与与政府统筹相结合。改造充分尊重居民的差异化需求,在制定整治方案、设计效果图、进场施工等多个环节征求群众意见。

005.JPG

适老中心改造前后

006.JPG

消防通道改造前后

008.jpg

小区改造后整体风貌




001-3 副本.jpg


      为凸显自然山水城市风貌,以五山总体规划为引领,对沿江的五山核心景区进行综合改造,实现了“城市双修”的综合效益。

      生态本底修复。对五山山体整体进行生态整治修复,按照地质、山体破损、侵占等不同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地质灾害治理、修复活化和保护控制工作;推进五山森林公园的建设,将其打造成城市绿肺,以此提升片区的整体生态功能;对整体水系进行综合整治,通过建设涵闸等措施,使五山地区水系形成封闭圈,成为独立水系,增加景观水面。

      特色空间优化。依托滨江的区位优势,对沿江的不同景点进行差异化引导和建设,形成滨江界面上各具特色的节点空间,满足人们游赏、观光、运动等不同活动需求,提高滨江地区活力和特色;对重要的特色景观节点进行重点打造,以科普性和专业性为基础建设完善南通植物园,其内部以园艺、科普、保育、科研功能为主,展示南通、江苏、长江三角洲一带的植物,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现代专类植物园。

009.JPG

五山(狼山中心片区)生态修复前后

010.JPG

军山森林公园生态修复前后

011.JPG

南通植物园双修前后

012.JPG

滨江地区双修前后




001-4 副本.jpg

      为彰显近代历史风貌,对唐闸历史文化街区进行保护和综合提升,重点推进渡口巷、复兴巷地块的综合改造和活化利用,完善街区功能,改善街区环境。

      保护为主,合理利用。建筑保护改造遵循修旧如旧、最小干预、可识别性的原则,针对地块内的历史建筑,坚持采用原材料、原工艺的修缮方式,确保新修建的建筑物在体量、高度、色彩上与原有历史建筑相协调,保持历史建筑的原真性和地域性。在保护的基础上,还对其进行合理利用,促进了文旅产业的发展。复兴巷地块以收藏文化业态为主,目前已经入驻的商家有茶慢、清云茶坊、晋美斋等,未出租部分由古镇公司开辟通城百家姓展馆对外开放;渡口巷地块以民俗文化体验项目为主,目前已经入驻的有紫艺金砂陶艺坊、唐闸土锅店、匠心酒坊、华艺园等,未出租部分由古镇公司打造成景澜唐闸印象酒店二期日式风格顾公馆。

      恢复肌理,保留记忆。在改造过程中,注重对原有街区历史肌理的保护,在修缮更新地块内的历史建筑、拆除违章加建与风貌较差建筑的同时,以当地传统院落式住宅及沿街商铺建筑为蓝本,新建部分建筑织补于保留建筑及街巷之间,延续了历史街巷的形态尺度,保留了城市记忆,促进了南通地方文化遗产的传承。

      完善设施,服务市民。完善地块及其周边的基础设施,对交通、通信、给排水、照明亮化、景观绿化等进行改造,提高了街区的整体生活质量和环境风貌。另外,基础设施的完善也拉动了周边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间接带动了商贸、文化等产业的发展,促进了人流、物流、经济流在此的聚集和扩散,让原来的消极空间迸发出新的活力,更好的服务于市民。

013.jpg

渡口巷修缮前后

014.jpg

复兴巷修缮前后



几点经验

      规划引领,长效推进。组织构建规划编制与项目实施动态推进的工作体系,以“城市双修”专项规划为指引,以实际工作为基石,保持规划与项目实际操作之间的紧密联系,保障规划的可操作性,有效指导城市建设。

      市级统筹,部门协调。“城市双修”是一项包含编制、实施、检验的系统工作,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组织成立双修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各职能部门,以牵头部门为主横向联络相关职能部门,以确保“城市双修”的各项工作既能得到统一指挥,又有职能部门各自牵头推进实施。

      完善制度,源头管控。通过完善一系列法律法规,确立城市规划建设工作的严肃性和法定性,规范指导后续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结合“城市双修”工作及南通实际,同步制定《南通市城市绿化管理条例》、《南通市市区户外广告设施和店招标牌设施设置管理办法》、《南通市市区地下管线管理办法》、《南通市市区临时建设管理办法(试行)》,修订《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南通市实施细则(2019年版)》等法律规范及技术标准。

      创新管理,强化考核。充分利用现有绩效评估机制,将“城市双修”评估机制与“三城同创”、城建计划评估机制并行整合,一同布置落实责任主体,一同考核实施结果。由市委督查室牵头督促考评,将每项工作具体落实到相关的职能部门进行统筹负责,督查结果作为部门绩效考核和领导干部工作业绩的重要依据。

      加强宣传,全民参与。广泛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全面动员,坚持“城市双修”“全市编”。充分听取民意、集聚民智,督促和配合双修规划编制工作的调查、讨论、沟通、反馈,紧密贴合双修编制的全过程。提供多种形式充分听取各方意见,搭建多方参与规划的平台,调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积极性,形成多元共治、良性互动的治理格局。



(江苏省南京、徐州、苏州、南通、扬州、镇江等市是住房城乡建设部“城市双修”试点城市。感谢南通市相关部门提供部分实施项目资料!)


撰稿:姚秀德 曹国华 苏  红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查看内容)


020-2.JPG

020.JPG

021.JPG

022.JPG

02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