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新闻公告
首页  /  新闻公告

江苏•建筑文化讲堂第五讲 | 李兴钢:胜景几何——与自然交互的建筑

| 发布:2020-12-14 | 2591

001-1.png

001.png

▲点击查看视频


图片.png


002.jpg

                       ▲江苏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张爱军为李兴钢颁发讲堂主讲嘉宾证书


003.jpg

▲讲堂由江苏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副厅长刘大威主持

004.jpg

▲主讲嘉宾李兴钢


003.png



   主讲嘉宾


005.jpg

       李兴钢,1969 年出生于中国唐山,1991 年和 2012 年分别获得天津大学学士和工学博士学位,2003 年创立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李兴钢建筑工作室,现任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 天津大学客座教授 / 博士生导师和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设计导师。
 
      以“胜景几何”理念为核心,建筑研究与实践聚焦建筑对于自然和人密切交互关系的营造,体现独特的文化厚度和美学感染力。主要建筑作品包括元上都遗址博物馆、绩溪博物馆、天津大学新校区综合体育馆、唐山“第三空间”、元上都遗址工作站、大院胡同28号院改造及北京2022年冬奥会延庆赛区等。
 
      获得的国内外重要建筑奖项包括亚洲建筑师协会建筑金奖(2019)、ArchDaily全球年度建筑大奖(2018)、WA中国建筑奖(2014/2016/2018)、全国优秀工程设计金 / 银奖 (2009/2000/2010)等,是中国青年科技奖(2007)、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2016)和全国最美科技工作者(2018)等荣誉称号的获得者。作品参加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2008)等国内外重要展览,并于北京举办“胜景几何”展(2013/2020)。


003.png


    讲堂回顾

006.jpg

▲讲堂现场


      大家好,今天来到江苏文化讲堂,还是很有压力的,一是前四位讲者都是德高望重的前辈;二是江苏的建筑设计行业在全国非常领先,从紫金奖评选就能看出,江苏鼓励建筑创意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对建筑设计工作者的要求很高;三是有许多非建筑专业的观众在现场或网上聆听,建筑师的工作不仅决定了城市和乡村的面貌,同时会对人们的生活质量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我非常敬仰的建筑大师童寯先生曾经说过:“建筑师50岁才成熟,才能去做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建筑”。确实,建筑师是一份挑战性与责任感兼具的工作,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积累和思考。今年,我刚过50岁,近年来,我和我的团队花了两三年的时间来总结和反思以往的工作,以期对未来有所指引,把工作做得更好。


007.jpg

▲讲堂现场


一、当代·现实与失落的传统

      1990年我第一次参观北京故宫,不是从天安门一步步走进去的,而是从后面爬上景山,从山顶上俯瞰的,这张照片,可以看出当时北京城市的风貌和结构。当时,我心中有一股强烈的感动涌上心头。我想传统的城市和建筑对人真的有巨大的感染力,它们当中蕴含着传统文化中的营造智慧。


008.png

▲景山看故宫与北京,1990


      2020年,从现在工作室的屋顶平台看出去,北京像一个生命一样在生长,随着年月积淀,远的、近的各个年代建造的建筑,构成了完整的、活生生、我们为之服务和工作的城市。


009.png

▲屋顶平台看北京,2020


      南京同样是一座充满生命力的城市。我在南京花露岗“瞬时桃花源”场地拍下的照片中,早期的厂房、民居、园林,一直到最远处的标志性超高层建筑,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城市图景。

010.png

▲南京两望


      像“北京两望”和“南京两望”这样对城市的观察和观望,在我的工作里经常会发生。建筑师应该经常保持对城市的观察,从中进行反思,通过自己的工作能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什么样的结果。

      中国当代典型的城市和乡村,多数是过度人工化的建成环境,是失落了诗意栖居的传统之后的一种“严峻的现实”。好的建筑师应该懂得建筑与自然高度和谐共生,而不是追求建筑的过度人工化,破坏或抛弃与自然的关联性。一个好的建筑师的作品既要面对现实,也要面对未来。


二、胜景几何:与“自然”交互的建筑

      回到今天我讲的题目:建筑和“自然”应该是交互的关系,“交互”指的是一种互动、感应、互成的关系,两种因素密切关联,而不是相互矛盾或各自独立。通常的“自然”,指原生自然或荒野自然,是山川草木、土石、天海、风雨、云雾这样的大自然;我把“自然”的概念进行了扩展,村落、院寺、城池、遗迹、历史建筑,甚至是当代城市都可被视为一种人工自然或文明自然,因为它们集聚了人类的生活和记忆,具有了一种跟大自然相似的属性。


011.png

▲《行者图语》


      这种观念,是经历了很多时间的积累和思考之后获得的。我用草图和文字记录下在旅行或者日常工作中让我获得感触的场景,包含“居/造、游/憩、行/旅、望/栖”四部分系统化的片断感悟。30年之后,我在总结和反思时发现,我所体验和观察的中国城市、建筑、园林、聚落,具有一体化的营造哲学。


012.jpg

▲《行者图语》


      以下五点原则所体现出来的营造哲学,构成了我心目中的“现实理想空间范式”:

      (1)风水形势:建筑介入地景——建筑顺应、激发或强化自然;
      (2)人作天工:人工交互自然 ——建筑与自然要素相互因借与转化;
      (3)结构场域:结构/ 空间单元与新模度——建筑内外空间营造;
      (4)叙事空间:叙事引导体验——建筑内外空间引导与体验;
      (5)胜景情境:日常诗意与都市胜景——人在时空情境中的沉浸式体验。


三、面向当下现实的理想建筑实践

      上面这些观察、领悟、思考、总结,不能停留在理论化的层面,而要果断地面向当下现实,在实践中不断尝试和探索。我想用12个具体的项目与大家分享,建筑师怎样通过设计,与不同的“自然”进行交互——互动、感应、互成,从而为人们创造当代现实中的理想生活空间。


      01  大院胡同28号院改造     


      这是“微缩城市”类型主题的一个代表。项目所处的“自然”条件是典型的北京旧城胡同区域。以北京为代表的中国典型传统城市具有一种同构异型、可以分形加密的结构特征。从最早元大都到明清、民国,在城市轮廓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城市街道路网不断加密、居住院落尺度不断缩小来容纳更多的人口,以适应城市的发展。

013.png

▲大院胡同28号院改造


      在院落改造中,我们把这个院子作为城市的一个细胞,把原来200平米的单个家庭院落改造成了由5个居住院落和1个公共院落所构成的小社区,通过分形加密的方式把它城市化,继续延伸北京城市结构的传统,同时适应当代新的小家庭社会结构。

014.png

▲从餐厅望向内院(C户型


      在观景亭台上坐东向西看夕阳西下,有北京旧城老房子的屋顶,庭院里伸出来的树木,还有老北京人饲养的鸽群和远处的新北京。这幅画面跟我30年前在景山上看故宫的场景非常相似,只不过这是大众百姓在日常生活里就可以体验的场景。这是作为当代建筑师为城市生活的人们所创造的特定空间和体验。

015.png

▲亭台对望



    02  建川镜鉴博物馆和汶川地震纪念馆    


      项目位于成都安仁古镇,两馆合一的建筑,类型是“叙事园庭”,项目所面对的“自然”条件是镇外的田野和水塘,以及一个规划的博物馆聚落。我们把新的博物馆作为一个小小的聚落来设计,外围是生活化的小单元空间,中间是线形廊式的博物馆展览空间。展示空间借鉴了江南园林中复廊的空间结构,中间是一道双墙,两侧是廊式展示空间。

016.png

▲建川镜鉴博物馆和汶川地震纪念馆


      文革镜鉴馆的旋转镜门装置使得空间看起来是长向连续的,但实际是通过镜像反射所得到的虚像。虚像空间和现实空间的组合,制造出人们认识上的某种“混乱”状态,这是对文革主题的一种象征性的表达。

017.png

▲内部街巷与庭院


    03  元上都遗址博物馆     


      类型主题也是“叙事园庭”。元上都遗址由三圈城墙所构成,就像北京的 “宫城、内城、外城”所构成的矩形的城市结构。锡林郭勒大草原的巨大荒野自然,元上都遗址的厚重人工自然组合在一起,是我们需要面对的“自然”。

018.jpg

▲元上都遗址博物馆


      一座现代的建筑如何与宏大的、厚重的、悠远的“自然”对话?建筑保持了一种谦虚的、隐藏的存在感,选址是在曾经开矿的半山腰,建筑4/5的部分隐藏在矿坑中,1/5露在外面。通过步道作为人工指引,引领参观人群。同时,这些步道不断升高,最后视线指向的是远处的元上都遗址。如此设计,仿佛令博物馆化于无形,和山体、草原最终融为一体。


019.png

▲入口俯瞰


    04  元上都遗址工作站   


      在更靠近元上都遗址入口的空间,面对草原的宏大辽阔、遗址的厚重恒久,我们采用的办法是让400平米的工作站建筑再化整为零,更加弱化,远看就像草原上的一组不起眼的小聚落(蒙古包),但近看则是具有明确特征的当代建筑,营造出富有戏剧性的体验效果。

020.png

▲元上都遗址工作站


      对外保持一种圆形或椭圆形的体量,对内进行几何操作和切割,形成内向和外向、远看和近观不同的感受。我们希望这个小小的建筑是轻盈的、弱小的,甚至带有一种临时感的,跟厚重、博大、恒久的草原和遗址环境进行如此的“对话”。类型主题是“框界自然”。


021.png

▲内院望向远处遗址


     05  唐山“第三空间”    


      40多年前的唐山大地震摧毁了城市,震后需要在最短时间恢复城市的功能及人们的居住空间,因为追求建造的高效率,这可能是一个有些“乏味”的城市,到处都是平行的大楼和缺乏公共性的城市空间,所以我们提出“都市聚落”的理念和类型,设计出在城市中心区“非标准层化”的高层集合住宅,同时兼具郊区生活的空间和品质。


022.jpg

▲唐山第三空间


      这里的每一户都是立体化的、具有“别业”特征的空间,楼板是错层的,形成了“山地化”的人造台地,使得日常生活有了丰富的体验、有了画面感,以及对“乏味城市”进行“加工”后的生动情境。

023.png

▲南楼北立面局部


    06  玉环县博物馆和图书馆    

      玉环是中国唯一的海岛县,拥有渔村、海港、山体、水面、海岛共同构成的动人空间。我们的设计希望把老的城市空间记忆移植到填海造地形成的城市新区,让人们能够体验和感受历代祖辈的生活环境。

024.png

▲玉环县博物馆


     博物馆和图书馆是由两组聚落式的建筑组群和中间景观性的水体构成的整体空间。水面景观化的处理,是对原来老渔港的象征化移植。引入悬索屋面和鱼腹梁式的结构空间单元,由水平和垂直方向的不同组合来构成整个建筑群。这个项目的类型主题是“单元群落”。

025.png

▲博物馆东南人视


    07  天津大学新校区综合体育馆    


      项目位于天津主城区和滨海新区之间,场地现状是大片荒芜的盐碱地,怎样应对空白“自然”的现实条件,让众多在此生活的老师和学生们有新的归属感?这个项目的类型主题是“结构场域”。用结构搭建建筑框架,构成了最简单直接的生活和运动空间,就如最初人们在空白之地建造庇护所那样。很多小的结构单元形成“结构聚落”,下方覆盖了不同的运动空间。化小的结构单元呼应人体的静止尺度,由单元组合成的大空间对应人体运动所形成的延伸尺度。空间跟人体这样特殊的“自然”要素有了亲密的有关联性的互动,产生令人愉悦的运动空间氛围。


026.jpg

▲天津大学新校区综合体育馆


      此外,排风烟囱、翻转活门、结构单元高侧窗等,一整套自然通风采光系统可以降低能源消耗,夏天几乎可以不使用空调,这也是一种建筑跟光和风等自然要素的特殊“交互”。

027.png

▲北侧鸟瞰夜景



     08  绩溪博物馆     


      这个项目的类型主题是“筑房拟山”。绩溪山环水抱,同时有悠久的历史人文“自然”。我们把场地里所有树木经过测绘保留下来,建筑的庭院、街巷都因树而形成,叫做“留树做庭”。

028.png

▲古槐与庭院人视


      利用当地民居的坡屋顶坡度并通过结构和几何操作来构成整个绩溪博物馆一体化的“拟山”屋面,跟周围的远山呼应。在屋顶东南角的观景平台,人们可以登高望远,由保留的树木、拟山的屋顶、周围的古镇,还有远处的群山,共同构成一种人们可以体验感受而似乎不可言说的画面和情境。

029.png

▲屋顶、树木及远山


      博物馆里收藏了一幅胡适青年时代在绩溪生活时手书的对联:“随遇而安因树为屋;会心不远开门见山”。这既是对绩溪博物馆设计路径的巧合提示,也构成了对设计所营造出的空间情境的文学化表达。


030.png

▲主庭院人视



     09  璧园    


      这是北京一个40平米微缩的小园林,类型主题是“宅园一体”。在住宅小区下沉庭院里面造的极小园,但亭桥轩廊俱全,还有高差的营造。采用了“墙”的处理手法,因此起初把它叫做壁园。为了避免“面壁”的联想,把它改成了玉璧的“璧”,薄墙上有一个大圆洞,正好是玉璧形象的指代。

031.png

▲园西望向小轩


      这是一个平凡日常而又特殊条件下营造理想生活空间的尝试,希望能把童先生所说的“疏密有致、曲折尽致、眼前有景”的造园三境界,在这样极限的条件下尽力实现。

032.png

▲茶室望向园庭


     10  楼纳露营服务中心    


      项目面对的是非常特殊的原生“自然”:贵州兴义万峰林地上地下起伏、几乎镜像般的地质构造。地景式的建筑,匍匐在这些馒头山的山脚,台地有上升有下凹,构成对当地喀斯特地貌的象征性呈现。充分利用原来被拆除的农居基础和残墙,叠加构成新的建造。所以类型主题叫做“废墟自然”。台地上下都是室内外公共活动空间,对地质构造形成一种暗示。


033.png

▲餐厅人视


      当地村民发展了自己的建造方式,用石头砌墙,用混凝土做楼梯、屋顶。露营服务中心用当代的手法把这种建造方式呈现出来,并由村民用他们熟悉的材料和技术实施建造。

034.png

▲内院人视


     11  首钢工舍智选假日酒店     


      首钢工舍原来是作为冬奥组委办公区配套的倒班公寓来设计的。首钢整个场地像一个钢铁加工流水线所形成的巨大机器,返矿仓、变电室、空压机站、转运站,是首钢巨大机器不可或缺的四个“小零件”,是不可废弃的特殊的“废墟自然”。


035.jpg

▲首钢工舍智选假日酒店


      我们提出把这四个小工业建筑保留下来,用物理粒子的方式把油污去除,再把新建筑用新的语言、材料和建造方式植根于老建筑之上,形成一种新旧融合和对比的建筑状态。内部的门厅、中庭、餐厅、天井庭院以及料斗酒吧,都结合原来老厂房的条件和新的功能需求,进行空间利用和改造设计。

036.png

▲内院与中庭


     12  北京2022年冬奥会与残奥会     
              延庆赛区场馆及设施             


      延庆赛区的设计理念是“山林场馆,生态冬奥”。海坨山拥有极佳的原生态山林环境,但要在这里建造奥运场馆,是个极大的难题。往届冬奥会高山滑雪中心在建造时,多采用挖山填土的方式,但延庆这里的山地环境并不适合,沟深且窄,如果用老方法既没效率也破坏环境。我们采用预制式钢结构架空平台进行装配建造,很适合山地的运输和施工条件,也最大限度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在奥运会后还可以方便地拆解临时设施。这算是对大自然的一种轻接触、弱介入。


037.png

▲国家高山滑雪中心缆车


      雪车雪橇中心的设计,也与山体环境相得益彰,同时利用遮阳设施,实现了连续的上山步道,不仅满足观众跨越赛道观看比赛和检修工作的需要,还能形成曲折迂回的山地屋顶游廊,为今后游客的游览休闲活动创造了舒适条件。

039.png

▲国家雪车雪橇中心


      延庆冬奥村也没有采取往届冬奥村山里盖高楼的形式,而是依山就势形成了山地村落式的建筑群,奥运会之后则变身为山地休闲酒店。延庆赛区项目的类型主题是“山林馆舍”。



039.png

▲延庆冬奥村



四、面向现实和未来的当代建筑学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在当代严峻而多样的现实中,人类理想生活空间营造的一种可能性的答案。它概括了将“自然”纳入到建筑本体要素之中的某种新的建筑和空间营造范式。我希望它来自传统,但并不局限于中国的文化和环境,而是指向普世的人性,同时也指向一种当代性,指向对当代建筑学进行修正的某种可能性。


040.jpg

▲讲堂现场


       胜景几何?在中文的语境里面又是一句问话,是我们对现实的追问,对自我工作的反省。

      建筑师的所有经验和阅历多数都是由教训组成的,一个好建筑的实现,不仅是建筑专业内部的工作,还需要处理好专业以外的各种因素——跟结构、机电等不同专业的工程师合作,跟业主、使用者、施工方、政府管理方等都要合作好,这无疑是有挑战性的。每个项目都是一次不可能重来的机会,在各种项目中碰到的各种问题,处理的方式、回应的方式,有对的,也有失误的。种种经验和教训的积累,最后才能使一个建筑师慢慢成熟。我们的思考还在继续,工作还在进行。谢谢大家!
 


    嘉宾采访

      “很荣幸能参加江苏建筑文化讲堂,以往都是在专业或行业内部讲这些内容,今天是面向社会、面向公众,去讲建筑设计,讲建筑师的工作,很有挑战,也特别有意义。因为建筑是为社会服务的,是为使用者、为人的生活而工作的,跟更广泛的社会公众的交流对我们的工作会有一种特别重要的反馈的价值。

      我们的文化离不开建筑。建筑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建筑师跟社会公众,跟更多专业和行业之外的人交流,讲堂是一个特别好的方式。今天我在讲台上,有一种身处殿堂的感觉,很神圣。它实际上是对建筑的社会性和文化性的一种强调和宣示,感觉到我们是有责任和使命的,这正是江苏建筑文化讲堂背后一种价值观的体现。”


003.png




    现场花絮



042.JPG



003.png



图片.png

江苏大剧院—国际报告厅



003.png




内容整理 | 徐奕然
审       校 | 李兴钢  于春
编       辑 | 廖静静



023.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