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新闻公告
首页  /  新闻公告

第七届紫金奖建筑赛金奖作品 | 泥涌间·避风塘——水乡聚落的演化:安徽建筑大学

| 发布:2021-01-29 | 2551

001 副本.jpg

      第七届“紫金奖·建筑及环境设计大赛”以“健康家园”为主题,吸引了320所高校,346个设计机构,6841人参赛,共征集到方案1678项,评选出紫金奖18项和其他各类奖项235项。

      回顾此次比赛,参赛选手积极尝试,创新构筑,创作出有思考、有温度、有品质的设计。

      为此,我们精心策划了第七届紫金奖获奖作品系列分享,将18个优秀作品集结成篇,让选手们自己来讲述他们的创作历程,剖析方案的闪光点。

002.jpg



003.png

      作品编号 | B120-000004
      作品名称 | 泥涌间·避风塘——水乡聚落的演化
      设计机构 | 安徽建筑大学
      主创人员 | 陈彦霖
      指导老师 | 解玉琪
      获奖情况 | 紫金奖金奖、优秀作品奖一等奖


      ◎作品视频

004.png

点击图片查看视频

      ◎ 主创人员

005.jpg


分割 副本.JPG



006.jpg  

007.jpg 
      在本次设计中,我选取了中国香港最古老和最具有环境特色的大澳渔村作为研究对象。大澳渔村位于香港大屿山河口湾,密集连绵的棚屋、纵横交错的水道与木栈道构成了大澳渔村如今的面貌。居住环境恶化的大澳棚屋群数次被建议拆除,但遭到了居民和舆论的反对,至2002年政府才决定对大澳棚屋及周边环境进行保育。

007.jpg

008.jpg

大澳棚屋聚落



      然而近年日益上升的海平面和恶劣天气引发的洪涝灾害又给大澳居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其严重的影响。雨季变长,洪水泛滥几率变大,台风风暴潮所造成的海水泛滥变得更加严重。而且大澳青年人口流失使得社区人口结构失去平衡,不少社会问题相继涌现,如家庭解体、老年人缺乏照顾等。

009-1.jpg

大澳水灾


      鉴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变化给居民带来的生活压力,我提出一项混合居住计划,希望能够积极地应对水灾、风暴潮等自然灾害以及社区人口老龄化的情况,构建一个更具有自然与社会适应能力的健康家园。

006-2.jpg

      根据前期调研分析,我总结了自然、社会环境变化引发的各种问题,通过与居民交流,充分了解他们的需求,从而确定了此次设计的研究方向——棚屋“演绎再生”,多维生长,实现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共生。在传承过去的同时结合新科技、新技术来应对当下面临的复杂问题,以未来的生活方式为切入点,通过设计给未来大澳渔村的发展提供新的修补样本。

011.png

社区多义共生

       引导人们去接触彼此,根据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需求营造空间,舍弃建筑强加于人的功能界定,鼓励使用者开放地利用退让型设计,通过新的棚屋住宅、生活街道、连接平台以及基础设施营造更具韧性的防灾社区,并逐渐恢复河涌周边的自然环境,社区“多义共生”,重塑邻里,共享健康生活。

012.jpg

棚屋手工模型


011.jpg

     

       弹性聚落空间演变过程:
       1. 大框架拼合,多变且适用于台风、洪水等各种不同的极端环境;
       2. 细分为四个小框架,部分小框架作为能源中心、基础设施;
       3. 小框架又细分为四个单元,均匀选取部分单元作为公共、交通空间;
       4. 其余单元作为基本单元,即绿化、活动单元,并通过数据计算确定它们的功能组合与分布位置。

013.png

014.png

设计步骤



015.jpg

       方案构想的新聚落中,看似简单的空间变化背后隐藏了高效经济作用的逻辑,即充分利用以往静态建筑存在的闲置期,使其成为具有无限可能的“演化式建筑”,让建筑在日常生活中以变化的形式进入大众的视野。不同的建筑形态存在于不同的生活场景中,建筑本身不具有固定外形,是人的使用赋予了它变化的意义,让它实现生产、居住、休闲、防灾等功能。

016.jpg

技术应用与畅想


       每次变化的过程都是重新定义建筑形式的过程,冲击着人们对于传统建筑空间的想象,人们在使用建筑的同时也在以另一种方式参与建筑的营造。随着营造的进行,水乡聚落逐渐“生长”,功能和形态具有越来越多的可能性。

017.jpg

018.jpg

作品图版



020.jpg 

021.png

▲主创陈彦霖作品自述



        问:作品对于 “避风塘”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有什么不一样的理解?它们之间有怎样的关联性?
        答:世纪90年代以前,香港已有大量居民在避风塘以水为家,他们建立了有别于香港主流文化的水上文化。不过随着香港渔业式微,大多数渔民已上岸生活,且由于气候暖化给海洋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影响,“避风塘”亦随之逐渐消失,如今更多的是作为一种水上文化符号为人熟知。
             大澳渔村作为香港最古老的社区,因为居住环境不断恶化被数次建议拆除,但遭到了居民和舆论的反对,最终得到政府保育支持。居民生活方式的变化使得空间形式不断地演化,长年以海为家的渔民渴望有安全、稳定的住所,逐步将水上生活发展为陆上生活,居住空间由渔船演变成棚屋、唐楼。值得思考的是,大澳渔村能否通过一种可持续的社区更新方法来应对未来复杂的自然、社会环境问题,在保留水乡文化特色的同时又区别于常规的高楼大厦。从前的“避风塘”水平拓展,营造栖身之所;未来的“避风塘”多维生长,共享健康生活。


        问:为什么选择在极具环境特色和建筑特色的渔村构思一个可移动变化的“演化式建筑”?
        答:基于对大澳渔村不同层面的分析,推测大澳渔村所处的生态系统被不断地破坏,环境超过其承载能力,目前使用的传统构建系统很难支持居民继续生存。且随着恶劣气候变化带来极其严重的影响,水位上升速度增加,雨季生存环境变得十分危险。设计构思了一个演化式建筑,这个弹性变化的空间可以对大澳社区进行渐进地更新,建筑单元可以根据环境变化得以重新组织和多维扩展,让社区有承受灾害冲击的能力。
               大澳渔村是香港真实的水上文化博物馆,反映了香港独特的民俗、地理、气候等城市基因,如何在保护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应对现代复杂的自然与社会环境是本项目主要思考的问题。水上人家追求稳定的住所并不代表他们排斥移动变化的可能性。弹性可变的演化式聚落舍弃高楼住宅式的封闭隔绝,它如同百年前的“渔船聚落”般灵活,在确保常态下的环境健康和安全基础上,考虑特殊时期的使用要求,给建筑功能布局和使用留有未来可改造的余地




022.jpg


 023.jpg

024.jpg

▲决赛现场




026.jpg


027.png

       作品以香港最古老的社区,也是最著名且较落后的渔村——“大澳”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选题立意明确、新颖、有针对性。选手着眼大澳渔村原住民的生活、生产、社会活动的传统规律,挖掘其自然环境优势,重新考虑居民的家庭生活、社会活动、对外交流的边界,创意性地重构了社区框架,通过模块化的生活、生产、公共交往、对外交流以及基础设施等单元的建立,灵活、动态、有韧性地对社区再营造,构建了一个更具有自然和社会适应性的健康家园。


028.png


编  辑 | 廖静静

审  核 | 叶精明  徐奕然  申一蕾


分割 副本.JPG

第七届“紫金奖·建筑及环境设计大赛”
决赛(综合评审)获奖名单【学生组】


029.png



030.png



031.jpg


往期 副本.jpg

032.JPG

▲第七届紫金奖建筑赛金奖作品 | 从“邻避”到“邻附” :东南大学/东京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