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新闻公告
首页  /  新闻公告

第七届紫金奖建筑赛铜奖作品 | 浮生·共生——海平面问题的思考:中国矿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建筑与环境设计工作室

| 发布:2021-05-11 | 2671

001 副本.jpg

       第七届“紫金奖·建筑及环境设计大赛”以“健康家园”为主题,吸引了320所高校,346个设计机构,6841人参赛,共征集到方案1678项,评选出紫金奖18项和其他各类奖项235项。
       回顾此次比赛,参赛选手积极尝试,创新构筑,创作出有思考、有温度、有品质的设计。
       为此,我们精心策划了第七届紫金奖获奖作品系列分享,将18个优秀作品集结成篇,让选手们自己来讲述他们的创作历程,剖析方案的闪光点。


002.jpg


003.jpg


002 (2).jpg


       作品编号 | B120-002233
       作品名称 | 浮生·共生——海平面问题的思考
       设计机构 | 中国矿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建筑与环境设计工作室
       主创人员 | 刘振宇
       获奖情况 | 紫金奖铜奖、优秀作品奖一等奖


◎作品视频

004.png

点击图片查看视频


◎ 主创人员

005.jpg



分割 副本.JPG


006-3.jpg


       本次设计关注“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沿海城市海洋灾害加剧”这一社会热点问题,试图寻找一种方法优化城市与海洋的关系。设计选取了中国代表性的礁石类海岸线城市——青岛为设计场地。设计过程中,我们始终思考如何优化人、城市与自然的关系,并且考虑城市弹性发展的需要,最终确定以生态改造为主,最大限度保证城市正常运行,更好展现沿海城市特点这一设计原则。希望我们的设计能够为全球应对海平面上升提供智慧方案。

007.png



008.jpg


       设计采用弹性发展思路,在“自然-城市”之间找到一种平衡,对海洋、海岸、城市三个区域展开思考。在近海区域,设置生态防浪堤;在沿岸区域,建立生态海岸线;在城市低洼地区,对受影响的建筑进行适应海洋气候变化的改造。充分将绿色循环发展理念融入其中,减少人为干预,旨在寻找一种“以生态方式改造城市区域,防御自然灾害”的设计思路,和谐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09-2.jpg

       方案选取青岛市火车站区域,通过复合性思考方式在“自然-人-城市”之间找到平衡,来应对海平面上升对城市造成的影响。设计针对海洋、海岸、城市三个部分提出了三点不同设计,希望能以小见大,对海平面上升的问题提供解决思路。


       1. 在海上建立生态防浪堤。投入了牡蛎生物技术并加入两种装置方便牡蛎生长,运用牡蛎生物技术抵抗大海的力量,并且建立了自然-生物-人类的循环系统。营造浅滩娱乐区,方便市民进行娱乐。该区域的设计旨在对海岸线进行相应的保护。

010-1.png

海上-生态防浪堤细节分析图


       2. 在海岸线区域,建立生态海岸线。针对当地五种不同海岸线形式进行改造,并且对海岸功能区进行梳理、改造。选取沙滩海岸线形式,加入生态防浪堤公园,充分将海绵城市的理念运用其中,减弱海平面上升对城市的危害以及消弱海洋灾害产生的力量,进一步对城市进行保护。


010-2.jpg

当地不同海岸线形式

010-3.png

沙滩区域剖面分析图


       3. 保护城市低洼区域。选取受海平面影响较大的低洼区域,运用现代施工工艺对既有建筑一层柱网进行相应的保护,主要体现在对柱网进行耐候钢包裹,并以四根为一组,用工字钢进行加固和连接。

010-3.png

城市低洼区建筑处理分析图



012.jpg

       1.设计尊重自然,用自然的力量来进行修复。设计根据地形及海浪方向等现状和基础数据,在区域中融入海洋生物及植物等自然修复系统,在海洋与城市之间形成过渡区,利用防浪堤形成浅水娱乐区及生态海岸线。

013-1.png


       2. 在设计中采用复合性思考方式,进行弹性设计。充分在时间维度进行考虑,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海水逐渐上涨的过程中,植物及动物将会在防浪堤和城市建筑一层区域形成生物群落,在风暴潮来临时减弱海浪对海岸的破坏。

013-2.png

城市防浪堤效果图


       3. 在设计中尊重可持续发展理念。对青岛本地海洋生物——牡蛎进行思考,建立牡蛎屋,进行牡蛎处理和壳回收,方便循环利用。


013-3.png

牡蛎生态循环系统



013-4.jpg

013-5.jpg

作品图版



015.jpg


016.png

主创刘振宇作品自述


       问:本次作品题目《浮生·共生》颇具新意,能否具体谈谈这一题目是如何确定的?
       刘振宇:首先我们是先有的设计思路,再定的题目,在设计中“浮生共生”的理念始终贯穿。这一题目分为两部分:“浮生”其实是一种无奈之举,是由于原有的生存环境受到改变而被迫产生的一种新生存方式;“共生”是我们的希望,地球家园不只人类一种生物,希望所有的生物都能够共生共荣。

       问:能否进一步解释你们的设计内容如何体现“健康家园”这一竞赛主题?
       刘振宇:我们始终关注紫金奖比赛,拿到这一题目我们团队就展开了头脑风暴,对设计主题进行解读。我们的设计关注自然灾害对地球的影响,这也是“健康家园”涵盖的范围。地球作为我们共同的家园,她的健康与否影响广泛深远,所以我们选取了海平面上升对现有城市区域的影响这一设计内容,其实就是想唤醒人们改变现有发展模式,保护唯一的地球家园。

       问:你们的解决方案,是否适用于其他沿海城市?是否具有推广性?
       刘振宇:我们的解决方案分为三个部分,分别针对近海、海岸和城区空间。通过防浪堤设计减缓海水对海岸的冲刷,通过生态设计与堤坝结合的方式丰富海岸线,通过建筑底层架空留住城市空间三部曲来解决海平面上升对城市生活空间影响的问题。虽然每个沿海城市的地理位置和地理条件不同,但是可以通过这一设计框架,对相应城市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所以我们认为是可以起到一定的参照作用,具有一定的推广性。



017.jpg



018.jpg

019.jpg

决赛现场



020.jpg 

021.png


       作品关注人类与海洋“共生”的焦点问题,以生态弹性循环理念为指导思想,通过仿生学技术措施建立起可生长的防浪堤坝,不仅可以减少和降低台风对沿海城市的破坏,同时结合防浪堤公园建设,使之成为具有生产和休憩多功能的生态海岸线。再辅以大胆的“浮生”畅想,提出沿海低洼地区建筑改造方法,以抽空底层墙体,保留柱网,增加平台,植入牡蛎屋等一系列技术措施,营造了一个“人文、生物、城市”三者可持续发展的生态链,对于我国沿海城市的防灾减灾与改造提升具有一定可借鉴作用。



028.png


编  辑 | 廖静静
校  对 | 邱   蕾
审  核 | 何伶俊 叶精明  徐奕然  申一蕾


分割 副本.JPG



第七届“紫金奖·建筑及环境设计大赛”
决赛(综合评审)获奖名单【职业组】

029-zhi.png




030.png


031.jpg



往期 副本.jpg


微信截图_20210517155656 副本.png

▲第七届紫金奖建筑赛铜奖作品 | 耕耘·迟暮·新生活:中国矿业大学


微信截图_20210511165730.png

▲第七届紫金奖建筑赛铜奖作品 | 折屏宴戏——夜宴图情节空间再现:南京工程学院


微信截图_20210412151700.png

▲第七届紫金奖建筑赛铜奖作品 | 微缩城市:福州大学


445445.png

▲第七届紫金奖建筑赛银奖作品 | 诺亚方舱:苏州立诚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45.png

▲第七届紫金奖建筑赛银奖作品 | 脚手架革命: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微信截图_20210315163809.png

▲第七届紫金奖建筑赛银奖作品 | 大爷大妈不用抢篮球场啦: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