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新闻公告
首页  /  新闻公告

江苏·建筑文化讲堂第九讲全回顾 | 冯正功大师:延续·传承与创新:当代建筑的探索与实践

| 发布:2022-11-29 | 3549


由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中国建筑学会联合主办的“江苏·建筑文化讲堂”第九讲于10月28日在苏州中衡设计大厦成功举办。围绕《延续·传承与创新:当代建筑的探索与实践》主题,主讲嘉宾冯正功大师从“筑与城、筑与忆、筑与园”三方面,分享了“延续建筑”的十条实践路径,解读有形建筑载体如何延续无形的时空概念与人文精神,诠释设计如何实现历史与现代同台共舞。





冯正功,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现任中衡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总建筑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享受者、江苏省设计大师、江苏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苏州市杰出人才、金鸡湖双百人才计划高端服务业领军人才。


冯正功大师长期致力于多元化的设计理念与本土地域文化相结合的设计探索与实践,全程参与了中国与新加坡合作-苏州工业园区的规划与建设,积累了丰富的产业园区、新城规划和设计经验。面对当代中国建筑创作的多元化视野,冯正功大师提出 “延续建筑”的创作设计观,即发现、探索与总结建筑所处场地独特的地域、时间、人文、自然、历史、记忆等重要特征,基于当代建筑语境与人本多重需求的基础上,将以上元素延续并创新于建筑设计之中,并出版专著《延续建筑》。作品既有现代大型的科技新城、文化场馆,也有古今相融的博物馆、教育建筑、历史街区、美丽乡村、城市设计与城市更新等。主持完成了包括中衡设计研发中心、四川绵竹历史博物馆、徐州城墙博物馆、徐州城下城遗址博物馆、绵竹市体育中心、南京大学苏州校区、苏州中学、独墅湖会议中心、苏州湾文化中心(中方设计师)等各类项目,先后获得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奖一等奖、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金奖、全国绿色建筑创新一等奖、世界华人建筑师设计大奖学术奖优秀设计奖等省级以上荣誉100余项。





中国有着悠久丰富的历史文化,城市与乡村拥有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语境,并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姿态。建筑设计如何从地域、历史、文化、记忆、故事、风俗、气候等元素出发,将这些元素与设计建立诗意的联系,既实现建筑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又能有效化解建筑设计中地域文化与国际模式的冲突?在实践过程中,我们提出了“延续建筑”的创作设计观,即发现、探索与总结建筑所处场地独特的地域、时间、人文、自然、历史、记忆等重要特征,基于当代建筑语境与人本多重需求的基础上,将以上元素延续并创新于建筑设计之中。


对于延续,我个人认为有三个很重要的维度:

空间维度,关注建筑的地域性和场所文脉。

时间维度,关注建筑的时间性和场所时态。

人文维度,强调人本与场所精神。


经过三十多年的建筑实践,我个人总结了10条建筑设计路径,思考如何延续中国韵味的园林与空间意境、传统民居的院落与形态布局,如何与地形相结合重构场所;思考建筑与城市文脉的关联,如何实现历史与现代共语,沉淀人类宝贵的情感和记忆。当然,我觉得更重要的还要关注人文特质的建筑材料,建筑光与影的交错,并最终实现诗意栖居的创造。最后,我认为“不折的现代性”是重要的,即立足当代,解决当代的问题,运用当代的技术。

延续建筑的十条实践路径




每到一个城市,我都希望能够快速找到城市的空间架构和潜在秩序。对于建筑师来说,如果能够挖掘、找寻出这个城市的秩序,通过建筑设计把城市山水格局、历史文化遗产、特色空间等链接起来,引导形成良性的城市空间架构,就能有效地彰显、激活城市的独有魅力,从而创造新的、有活力的当代空间。


从2010年开始,我先后参与了家乡徐州一系列的城市更新工作,包括徐州回龙窝历史地段、城墙博物馆、城下城遗址博物馆等项目。在这个过程中,我得出的体会是重塑城市秩序、延续城市文脉是城市更新的重要目标,而守住被淡忘的城市记忆,更是建筑师需要坚守的社会责任。


徐州回龙窝历史地段:从织补街区到织补城市、再到织补文脉 


「中学六年,每日途径回龙窝:青砖、黛瓦、高墙、大宅、深河、幽巷。受邀回故乡进行回龙窝历史地段的设计,邀若干友人共同研叙,皆叹鲜有人知古城门、古城墙等,遂定主题“织补彭城”。」


回龙窝原是清代徐州府南的民居聚集区,建造时间逾越两百年。但随着城市发展,这一地段因人口外流、设施老旧而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我们从研究城市入手,对徐州城市变迁的历史脉络进行深入研究,发现了许多重要的历史痕迹和历史遗存,从而制定出文脉拾遗、恢复城市架构、恢复传统街区肌理、链接城市遗迹等设计策略。


最终,徐州回龙窝历史地段项目以回龙窝为中心,串联起古城南门(奎光门)及古城墙、户部山、开明街、李可染故居等如今人们已逐渐淡忘的彭城印象,并以百年老宅为样本,反复调研、实验,重构徐州民居建造,将“城下城、街下街”的古城形态与格局呈现世人,恢复古城历史架构与界面,从织补街区到织补城市,再到织补文脉,重现属于徐州的风华记忆。

改造前的回龙窝

回龙窝历史地段设计策略

改造后的回龙窝(滑动查看)


徐州城墙博物馆:在历史地段里镶入现代建筑,塑造有活力的当代空间 

回龙窝的南侧是历史上徐州古城墙所在的位置。在系统研究回龙窝地段的历史之后,我们建议政府启动城墙挖掘工作。幸运的是,建议被采纳了并在考古挖掘中发现了完整的明代城墙。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徐州的历史文化,我们向徐州市政府提出的新建一个城墙博物馆的建议也被采纳了。在城墙博物馆的设计中,我们强调把当代建筑、当代材料和城墙的时空关系连接起来,运用了与传统民居的青砖、木板相照应的清水混凝土和立面U型玻璃等现代材料来实现时间的层次之美,并与整个历史地段实现尺度的融合。

城墙博物馆设计与整个历史地段实现尺度的融合

特殊的光线设计让观者感受到时光和历史(滑动查看)

在空间路线中,我们设计了一个“历史回望”的结尾,即站在地面上,可以看到历史和当代的建筑融为一体,让观者感受到时间的切片,古今和未来的对比。

“历史回望”意象的设计(滑动查看)


徐州城下城遗址博物馆一眼阅千年,一馆览万象

沉淀了不同阶段丰富的历史遗迹的徐州“城下城”,已经成为徐州历史文化遗产的代表性特征所在。受徐州市政府的委托,我们启动了徐州城下城遗址博物馆的设计,以更立体地呈现徐州“城下城、街下街、井下井”的叠城特征。经过调研分析,我们选择了位于徐州城市中心的彭城广场地下空间作为博物馆的场址所在。我们采用了边设计边考古,并根据考古的情况进行设计调整的工作模式。博物馆采用壳体大跨度无柱设计,壳体缓坡屋面与彭城广场的标高顺接,形成博物馆北端顶部微微翘起的建筑景观,以表达将千年古城从广场地面掀起盖头向后人展示的设计概念。同时,设计保留了一块“边开放、边考古”的区域,使其成为市民了解城市历史文脉的重要场所。

博物馆与彭城广场的相融

设计保留“边开放、边考古”的展厅区域

博物馆亦成为市民的公共活动空间




建筑与文学作品一样,是人类情感和记忆的载体,更是讲述者。情感与记忆于人而言,是归处,是来路;于建筑而言,是铭刻与唤醒。

建筑凝聚着特殊的记忆,也承载着朴素的情感,以无形的力量绽放内在的光芒。我想用绵竹历史博物馆、绵竹体育中心、苏州中学新建工程等作品分享我对建筑记忆的体会


绵竹历史博物馆:新老建筑的时空对话 


「绵竹老城长街尽头为诸葛双忠祠。震后拜谒,顿悟它正是新历史博物馆之镇馆之宝,设计遂循此展开。」


绵竹历史博物馆是由江苏对口援建的工程项目。博物馆选址紧邻诸葛双忠祠,双忠祠是为了怀念三国时期川蜀名相诸葛亮之子孙——诸葛瞻、诸葛尚所建,承载着当地人民的重要历史记忆。置身于这样特定的纪念场所中,如何来设计博物馆?在设计之初,我们就确定了“平行布置”的设计策略,即双忠祠既是绵竹历史博物馆的文脉来源,同时也是博物馆最大、最珍贵的展品;设计中将诸葛双忠祠纳入到博物馆的参观流线,引导参观者穿越双忠祠之后才能到达博物馆的入口。这个过程中,博物馆以一种谦虚的态度与双忠祠相呼应,采用了大量的对景设计,把传统的建筑墙、廊、空间进行解构和重组,使两者能够互相凝望,实现新老建筑的历史对话。

双忠祠与绵竹历史博物馆

大量对景手法的应用

绵竹历史博物馆使用了五种立面材料——石材、木材、瓦、透明玻璃和U型玻璃。我们特意用了当地的石头,指导现场施工人员随机雕琢,经处理后的石材呈现自然古朴的状态,在阳光下会呈现出非常好的肌理,给人一种深厚的历史感。

 当地石材的应用


绵竹体育中心:纪念过去 面向未来


「设计的过程是重新认识绵竹与绵竹人坚强与乐观的过程。念于此,设计融合绵竹年画,定义为“纪念”与“希望”,愿这座体育公园能为重生的城市带来生命的热情与力量。」


绵竹体育中心也是江苏对口援建的一个大型文化工程项目。场地曾作为地震灾后的临时避难空间。因此,在设计的时候,我们取意“舞动的彩带”,以流动曲线构建传达运动场地的流动特性与空间韵律,“飘带”既以“环抱”的姿态守护逝者,又以“舞动”的姿态慰勉生者。结合体育馆的功能需求,我们设计了一个有烛台含义的火炬,期冀记录这一段历史,承载绵竹人民抗震救灾的种种记忆,传递新生活的新希望。

轻盈舒展的体量

纪念的隐喻

设计构思更希望透过生活文化的建构重建当地的文化场所。由此,我们选择了以“丰收和希望”为主题的绵竹特色年画图案融入建筑立面构造的设计,与地域文化产生有机联结,以创造富有地域感的建筑语汇。

年画镂刻的铝板


苏州中学新建工程:新旧建筑的彼此成就 


「苏州中学是苏州人心向往之的学府,亦是女儿的母校。小心翼翼动笔,在变与不变之间,只为不惊动千年学府的灵气和神韵。」


苏州中学是范仲淹在千年前创办的一所学校。校园内既有一千多年的历史遗存,也有百年建筑,以及1950年代、1970年代和1980年代的建筑,很多建筑风格融汇在此。接到设计任务的时候,我的女儿还在这里上高中。作为建筑师,我觉得也是非常幸福的一件事情。


面对这样一个文化积淀深厚的校园,到底怎样去开展新校园的设计?当时就立下目标,在变和不变之间,不惊动千年学府的灵气、百年校舍的神韵。期待在这里求学的校友返校时,面对新校园可给予“这个学校没有变,还是我曾经的母校”的评价。经过解题、梳理和新建筑的营建,最后我们把校园所有的架构、场景完全保留,老的建筑和新建的建筑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让中和西、古与今和谐相融。项目建成后,我问了很多在苏高中的校友,他们第一感受就是这个学校没有变,这也是我觉得我们成功的地方。


建成后的苏州中学鸟瞰图

新老建筑的对话

艺术中心对历史图景的谦逊退让


徐州睢宁王集镇鲤鱼山村:设计让乡村自然生长

鲤鱼山村是苏北地区农民住房条件改善的试点项目。在现场调研的时候,我们发现村庄的公共服务设施极为缺乏,住房条件极为堪忧,但农民住房改善的意愿较为积极。同时,村庄位于黄河故道地段,不少老房子仍保留着当地特有的夯土和石材营建的方式。 

到鲤鱼山村实地调研和访谈

因此,我们将保留乡村记忆和地域特色为设计前提,并沿着邻近的山体设计了一条公共建筑带,把村民迫切需要的公共建筑,如农贸市场、礼堂、公共服务中心等增添进去。同时,增加了与公共建筑带垂直的绿带,种植了当地的经济果林等,把农田、山体有机地联系起来。此外,整个乡村的住宅我们采用了自由的设计,希望通过村庄设计让乡村自然而然地生长。


为了方便村民生产生活,我们利用太阳能把黄河边的水抽取上来,在村里面形成小溪,供农民浇菜、冲洗厕所使用。这些小溪又结合所有保留的树种,成为了乡村的一景。在村庄建设的过程中,我们的施工队伍大部分为当地的农民、当地的石匠。房屋建成后,他们也很有成就感,因为所有房屋都是他们自己砌筑而成的。


最后,山村就形成非常自然的状态,自然生长,融入环境,同时留住地域的记忆、提升了村庄的功能和品质,也形成了新的乡村文化继续传承下去。

改善后的鲤鱼山村

新建的农贸市场

新建的农村舞台

村中的小溪和果树




「苏州是中国园林之城。对于我们来说,如何把园林艺术应用到当代建筑设计中是非常重要的。从我个人的设计思考和实践来看,我觉得当代建筑对园林的继承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切入:从具象空间逻辑上,把外向性园林、一体化园林,包括城市与建筑之间过渡的园林转译到当代建筑之中。从抽象空间意境上,追求空间的层次、空间的渗透和空间的流动。无论是具象还是抽象,园林的精髓体现为空间、人和自然三者的和谐对话,这也是当代建筑的重要追求。」


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百年校园中的人文建筑 

前身为东吴大学的苏州大学,至今已有120余年历史。王健法学院的选址位于苏州大学校址中轴线的南端,既是老校区的终点,又是新校区的起点。法学院的一侧邻近老城区河道,与苏州传统民居隔岸相对。

场地鸟瞰图

接到设计任务之初,我们面临着诸多挑战:

第一个挑战,设计如何与百年校园融合起来?场地空间尺度非常小,如何处理当代教学需求与建筑空间的平衡?


第二个挑战,场地有五棵百年古树,古树如何与建筑形成良好关系?


第三个挑战,新建建筑不仅要与老校园相协调,也需要体现当代的建筑文化精神。


经过思考,我们采用了这样一些方法:法学院的体量被拆解为两个部分,一部分体量与校园钟楼相当;另一部分则位于场地进深较大的东侧,与西侧建筑之间是校园原有的五棵百年古树。这样完整保留了原有的古树,并通过园林的手法把古树围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花园院落。新建建筑北侧我们采用了一项现代技术,即采用了66米无立柱的连廊底层架空方式,让自然风穿透到花园之中,不仅使得古树得到更好的生长环境,也形成了良好的对景关系。


此外,为了寻求一种质感尽量接近老建筑立面的砖,我们专门找了一个砖厂进行特殊的烧制,保留了传统人工手作的细腻质感。同时,我们把苏州传统的月洞门也带到了建筑中,并与百年前的老建筑形成了良好的视觉联系。

场地布局方式

轴线北段钟楼与南端法学院的呼应

66米无立柱的连廊设计引入自然风

法学院主入口与立面层次

传统月洞门元素的应用


独墅湖会议中心:江南意象的现代建构 

独墅湖会议中心是二十多年前为冷泉港医学和生物学国际学术会议设计的一组建筑。在设计之前,我专门到了美国冷泉港拜访了诺贝尔奖获得者沃森先生,在与他交流过程中,他提出建筑应富有苏州的地域特色。为此,我们把苏州造园和营宅的精髓带入了现代建筑设计理念之中。


会议中心场址为独墅湖东岸,在面向湖的一侧,我们设计了一个大型的园林,将山水自然以一种诗意的方式投射到现代建筑。同时,把小尺度的庭院空间引入到建筑空间之中,以传统营宅的方式组织建筑的功能空间和流线,这就产生了错落有致、疏密得宜的江南园林层次感以及园林意境。

会议中心鸟瞰图

江南意象的现代图景

瑞雪映照下的会议酒店


苏州第二工人文化宫:继往向新的现代建筑

苏州第二工人文化宫位于苏州相城区,周边是一个正在快速发展的片区。我们希望通过项目的设计,促成建筑与城市文脉关系的修补,重拾城市的集体记忆。

苏州第二工人文化宫场地周边环境

苏州第二工人文化宫总建筑面积超过8万平方米。为了实现传统文化在新城的延续和记忆,我们通过庭院的设计把建筑拆成了若干部分,提取传统苏州老城连绵起伏的坡屋顶和粉墙黛瓦元素,在建筑表皮上选取传统的砖、石、瓦、木纹理,配以现代的玻璃幕墙,通过黑、白、灰、米黄色的对比形成苏州意向,融入现代设计再创作。

连绵坡屋顶映射出古城图景

在室内空间的设计中,我们也希望把园林空间解构到现代空间中去。比如,我们把苏州留园的曲廊、游廊的特点植入到建筑空间中,形成既有良好的动线组织,也具有浓厚的园林意境的内部空间。在文化宫开业的时候,昆曲在中庭空间中演出,我觉得传统昆曲和现代建筑空间实际上融为了一体。

游园式的漫步体验

曲折的“悬桥”取意于传统园林中的“游廊”

中庭无柱空间、天窗采光与庭院景致

中庭空间的昆曲表演






我希望通过延续建筑的理念,把传承和创新理念带到建筑里。建筑是一种载体,它不但延续历史、诉说故事,更加重要的是展现地域风貌;它是文化的集成、传统的积淀,也是城市精神的所在。通过建筑,这些历史、文化、传统、环境、故事、人的记忆就能够延续下去。通过有形的建筑载体,延续无形的时空观念和人文精神。当“延续建筑”被赋予现代空间、现代功能、现代理念的时候,“延续”的创新价值才得以真正的实现。


程泰宁院士为《延续建筑》一书作序时指出,“就中国建筑而言,传统是建构新文化的基点,但传统的文化基因需要加以编辑、重组;有选择的移植外来文化也将使我们的文化变得更加丰满。‘延续’的方向在哪里?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当然不在‘西方’,也不在后方,而是在前方”。


我相信,通过传承和创新,必将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建筑创作之路。






Q1:当前朋友圈“晒图”的时代,很多业主都想把自己的项目打造成为网红打卡地,想请教您,怎么平衡设计师个人的风格、地域特色文化以及网红空间塑造之间的关系?


冯正功大师:网红建筑是当下不少年轻建筑师喜欢的一类建筑。网红建筑确实是一部分人喜欢的类型。但我个人认为,建筑师是不是只追求到网红建筑就停下来?我觉得建筑设计的初心和目的应不止于此。有的建筑可以成为网红建筑,但更多的建筑应致力于追求更深的文化内涵和更有人文情怀的空间表达。我觉得,建筑师的价值观是非常重要的,建筑师应追求什么?我个人认为,不应只是满足功能,更重要的是去找寻、呈现场所背后更重要的深层要素,并将其融入到建筑设计里。从这一层面出发,网红建筑和个人风格没有矛盾。


刚才给大家介绍的徐州城墙博物馆、城下城遗址博物馆,在日常中也吸引了很多年轻人在这里拍照、打卡。但建筑设计的初衷不能仅停留在让大家拍照、打卡,应承担起更重要的责任。再比如南京大学苏州校区,教学楼有立体多维的屋顶花园。我认为,未来它也会成为很好的打卡地,可能会成为南大学子拍婚纱照的地方,但是更重要的,我们希望它能成为有融入苏州园林文化的崭新教学空间,成为有地域特色、有示范意义的教育建筑设计探索实践。


Q2:您讲到建筑是有形的载体,在当今日益被重视的中式审美的美学寓意下,如何通过具体的建筑载体给建筑的使用者以比较直观的感受、体验以及情感上的交流?


冯正功大师:我个人认为建筑与文学作品、艺术作品对社会、对人的影响是一致的。当然,有大量的建筑需要有一定的规模来满足功能的需求,用精湛的技术建造起来且能够耐久地使用,这是建筑师需要考虑的第一个层次。


第二个层次,每个建筑的场地都有独特的影响要素,如地形特征、气候特征、生活习俗、人文渊源等。如果把这些要素也能很好地融入到建筑中,就能让有形的建筑拥有了生命。我在徐州城墙博物馆的设计之初,如果不是努力去找寻徐州历史文脉、城市古城墙所在,可能这段历史、这类历史遗产就湮没了;如果我们只是展现考古挖掘出来的城墙,但建筑设计并不与古城墙有机结合在一起,可能这个地方也就未必能形成一个有特色的当代文化空间。城下城遗址博物馆的设计在初始阶段,业主一度认为建筑并不是必要的,搭建一个大棚子也能展现城下城的特征。我们经过与业主的反复沟通,希望用博物馆这样一个建筑作品,向社会生动地讲述这段历史、这段特征、这段故事的同时,也为地方创造出一个新的文化空间。我觉得,这也是建筑师的社会责任所在。






今天,很高兴也非常荣幸“江苏·建筑文化讲堂”第九讲来到苏州,走进中衡设计,通过讲堂的平台向大家分享自己的设计实践体会。

我常常在想,我们生活在一个幸运而富有挑战的时代。一百多年来若干代建筑师的奋斗,中国当代建筑设计水平达到一定的高度,不仅涌现出了众多优秀的建筑作品,还形成了具有本土特色的建筑设计理论,成就了今天这样一个多元创作的时代。在今天,建筑文化已经越来越多的深入每一个人的生活,对于建筑品质的需求、对建筑师的要求也会提升,建筑文化传播更加深入人心、增强社会对建筑文化的理解和认知也是至关重要的。

“江苏·建筑文化讲堂”的举办,为大众了解建筑文化、浸润建筑文化提供了一个特别好的窗口,也是培育高品质空间发展的社会土壤的一个平台。衷心希望“江苏·建筑文化讲堂”影响力愈来愈大,也相信“江苏·建筑文化讲堂”必将助力越来越多的好设计诞生。祝愿“江苏·建筑文化讲堂”越办越好,成为社会大众与建筑师交流的重要平台。



错过直播的朋友 

 可扫描下方二维码回看精彩内容






近期“建筑创意空间”公众号

将推出以下内容,敬请期待!

第三期

【对话·当代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观点摘录






— END —



审  核 | 何伶俊

拟  稿 | 何培根 姚梓阳

校  对 | 刘   锴

发  布 | 邱   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