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新闻公告
首页  /  新闻公告

对话•第三期 |“当代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圆满举办

| 发布:2023-01-05 | 2695



引言FOREWORD

为进一步加强和推动建筑文化推广和交流,让社会各界更加关注建筑、了解建筑、读懂建筑,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及中国建筑学会共同策划、举办“对话”活动,搭建专家学者和管理者的对话平台,结合每期建筑文化讲堂的主题和内容进行延伸探讨,进一步开展理念探讨、观点交流、思想碰撞,在深度对话中迸发火花,激发灵感,助推形成建筑文化的社会共识,助推美丽宜居城乡建设实践。


  • 对话主题

  当代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 对话嘉宾

周  岚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

施嘉泓

苏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冯正功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中衡设计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总建筑师

马晓东

江苏省设计大师

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总建筑师

张应鹏

江苏省设计大师

苏州九城都市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总建筑师

贺风春

江苏省设计大师

苏州园林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院长

查金荣

江苏省设计大师

启迪设计集团副董事长兼

首席总建筑师

支文军

《时代建筑》主编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 主持:

刘大威

江苏省建筑与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原副厅长





精彩摘录

Wonderful Excerpts


主持人 

建筑是人类劳动和创造的结晶,承载着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历史,表达和反映着时代的进步和文化追求。本期对话活动以“当代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为主题进行交流探讨,既是持续传播优秀中华传统建筑营建智慧和推动建筑文化传承创新的务实之举,也是对党的二十大所提出“文化自信自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响应和贯彻落实。



 主持人 

Q:江苏一直高度重视城乡建设质量与空间品质提升。在城镇化发展阶段的后半场,如何更好地传承文化基因、创造体现时代精神的精品建筑和高品质城市空间,这既是时代命题,也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请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周岚厅长分享江苏在推动建筑文化传承和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周  岚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和“小桥、流水、人家”是中国人对农耕文明时期江南人居意象的典型认知。今天,江苏已发展成为一个高度城镇化的区域,有将近四分之三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呈现出人口密集、城镇密集、经济密集的省情特征:江苏是全国人口密度最高的省份,也是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密度最高的省份,同时还是经济高强度发展的省份,以全国1%的土地贡献了全国10%的经济总量。

在高强度发展的省情背景下,我们认为建筑的创新设计和创意巧思,对高品质城市空间和百姓宜居生活环境的塑造至关重要。同时,全社会对建筑审美和城市空间美学的认知和理解,对未来城市的高质量发展也至关重要。正是基于这样的认知,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近年来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

一是倡导价值共识。建筑文化的传承和创新需要形成行业共识、凝聚社会共识。在江苏城镇化率刚过60%的2011年,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联合中国建筑学会、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共同发起了《城市化转型期城乡空间品质提升和文化追求——江苏共识》,推动“彰显城镇空间特色、创造时代建筑精品、营建宜人景观环境和保护乡村风貌特色”四项行动。今天,在江苏城镇化率超过70%、进入相对稳定发展阶段的时间节点,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再次联合国家和省相关学会、协会共同发布了《面向高质量发展的设计创新和高品质建设——江苏共识(2022)》,倡导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建筑文化和建筑设计创新。

江苏共识(2022)

二是推动设计创新。从2014年起,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联合省委宣传部,共同举办“紫金奖•建筑及环境设计大赛”。赛事至今已经举办了九届,聚焦城市更新、乡村建设、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和城乡绿色发展等时代命题,已经征集到超过万件的创意设计作品、累计超过5万的参赛人次。

历届“紫金奖•建筑及环境设计大赛”赛事主题

三是推广建筑文化。从2019年起,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联合省委宣传部和中国建筑学会,共同举办“江苏·建筑文化讲堂”,邀请院士、大师和知名学者来传播中华传统建筑营建智慧、当代中国建筑设计以及建筑文化传承创新等。前八期“江苏·建筑文化讲堂”活动已经吸引到线上线下的观众累计超过1400万人,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这也是推动全社会共同营造更美好城乡人居环境的重要方式。

上述三个活动是我们践行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的有力工作抓手。下一步,我们也将继续努力,在迈向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致力于为城乡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的时代建筑精品,为老百姓提供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和宜居场所。这个目标的实现,既需要在座各位专业工作者的努力,也需要更广泛的社会共同推动。



主持人

Q:苏州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经济发达,有着江南水乡的钟灵毓秀,是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今天,对话活动走进苏州,请苏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施嘉泓先生分享苏州在推动古城历史文化保护与当代风貌塑造方面的实践和经验。


施嘉泓

苏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苏州古城拥有2500多年的历史,至今仍然坐落在春秋时期的原址上,始终保持着“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双棋盘格局和“小桥流水、粉墙黛瓦”的江南风貌。为切实保护好、发展好苏州古城,历届苏州市委市政府围绕空间肌理、高度管控、风貌协调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在空间肌理方面,1990年代以来城市的快速发展给苏州古城交通带来了巨大压力,为在保护古城格局的同时改善城市交通、方便居民出行,苏州决定实施干将路改造工程。虽然是为了解决交通问题,但并没有简单化处理,而是采用了两路夹一河的形式,延续了古城传统的肌理和尺度。在高度管控方面,苏州古城内有76米的北寺塔、44米的瑞光塔、33米的双塔等,在综合考量视线走廊和古城空间形态后,苏州将干将路沿街新建建筑严格控制在24米以下,其他道路则根据不同的宽度提出对应的高度管控,这一要求沿用至今。在风貌协调方面,早在干将路改造时期就注重发挥权威专家作用,聘请齐康院士担任“一支笔”,对干将路整体风貌和单体建筑进行把关。此外,在积极保护古城风貌的同时,苏州也非常注重推动人居环境的改善,先后实施了包括“古宅新居”工程、改厕工程、水环境提升工程等系列民生实事,极大限度地提升了居民的生活品质。

改造后的苏州干将路

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苏州一方面高度重视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另一方面也极其注重当代城乡特色空间的塑造。1996年吴良镛先生为苏州勾画了“四角山水”的城市空间格局。在随后的发展过程中,苏州始终注重保护好“四角山水”,通过贯通“古典园林、城市公园、城市绿化、森林湿地、自然公园”五大生态系统,构建“山水林园湖”的生态空间新格局。在城市特色空间塑造上,注重有古有新,有滨水有临山,打造了平江历史文化街区、环金鸡湖中央商务区和石湖景区等一批特色鲜明、类型丰富的城市空间。

在建筑文化传承和创新方面,形成了针对不同区域和对象的引导和管控举措。对于古城内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地段或周边的相关建筑,更多地注重“苏而新”,在高度、尺度、体量、材料、色彩等方面与古城风格相融合,与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地段相协调。对于新建建筑,更注重“新而苏”,鼓励融入时代精神,把苏州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体现出来。

苏州城市整体风貌鸟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这为接下来的苏州历史文化保护工作指明了方向。下一步,我们将更加全面地保护好苏州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强建筑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



 主持人 

Q:21世纪以来全球化浪潮的兴起和科技的进步,对城市建设、建筑创作带来的冲击和影响是巨大的。面对这样复杂多元的语境,请《时代建筑》支文军主编谈谈设计师可以从哪些维度推动中国建筑文化的发展与创新?传统建筑文化应以怎样的方式进行传承和转化?

支文军

《时代建筑》主编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

学院教授

近年来,我参加了江苏各地举办的系列建筑文化活动。这些活动包括了学术研讨、多元行动甚至先锋实验,持续地在学界、业界发声,不断进行归纳、总结并传播到全国乃至全世界。这种工作本身就是一种继承与创新,也是《时代建筑》所关注的实践思考。

对于全球文化与地域文化两者的关系,从本质上讲,建筑学有一般性的普遍规律与共性。不断革新的科学技术必然促进建筑学的发展,全球化的建筑有其合理的内涵。

在今天的全球化进程中,我认为,要在全球化的思考框架下,一方面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和批判的精神,认真学习和吸收全世界优秀的建筑文化和先进的科学技术,自觉地融入中国式的现代化进程中。

另一方面,在全球化语境下,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越来越显得重要。建筑文化是一个时代的产物,更是一个地区的产物,世界上没有抽象的建筑,只有具体的、地区的建筑,它总是扎根于具体的环境之中,受到所在地区自然、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和影响,不同地区的建筑各有特色。

在全球化的“世界体系”和“世界实践”中,我们更要聚焦在地性创作,要有文化自觉的意识、文化自尊的态度、文化自强的精神,对传统建筑文化进行必要的保护、发掘、提炼、继承和弘扬,发现其内在规律和内在价值,以“现实主义”的态度,充分发挥建筑文化创作的主体——设计师的创造性思维,以批判精神、创新精神对待传统与发展,积极应对复杂现实问题的挑战,并把问题作为行动的切入点,致力于提出创造性的解决思路。

只有通过现实、生动、创新的在地性创作,才能对中国建筑文化有所建树,以全球化的视野在世界建筑体系里为中国当代建筑文化定位或给出坐标。



 主持人 

Q:程泰宁院士指出,中国建筑文化发展方向不在西方,不在后方,而是在前方;需要设计师在传承基础上进行转化和创新,而不是简单的复制。请东南大学建筑设计院马晓东总建筑师谈一谈建筑设计实践中关于文化传承和创新的体会。


马晓东

江苏省设计大师

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

传承与创新作为建筑界的关注焦点,既是同行们在建筑创作实践中需经常思考的问题,也是前辈建筑师曾经面对的问题。程泰宁院士就曾经讲过“传统与现代是一对难解的结”。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坚持创新思想,体现文化自信,努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国家经历快速发展,进入高质量发展时期,传承与创新的意义就更加突显。因此,对建筑师而言,传统与创新的意义在于既是职责追求,也是时代要求和使命担当。

对于两者的关系,我认为“传承与创新”存在三个环节:传承、转化、创新。对应这三个环节又同时存在三个问题:传承什么?如何转化?如何创新?

传承什么是指传承外在的表象风貌,还是内在的精神内涵。这需要正确认识“传统”,认清表象与内涵的本质,及其物质化的载体。转化是重要的结合点与中间环节,只有通过适宜的转化,才能实现创新。转化的可能方法有:借鉴模仿、片段移植、抽象概括。形式语言采取由传统到现代的转译,具有传统基因,运用现代语言,呈现与本质相关的文化精神,可能就是“创造性转化”的有效策略。至于如何创新才能达到“创新性发展”,我认为还是需要回到建筑本体问题,进行理性创作,寻求建筑与自然环境或建成环境的有机关系,以体现地域的特征。

建筑师如何才能做好传承与创新?我认为建筑师需要站在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的角度看待这个问题。程泰宁院士指出“文化自信必须建立在文化自觉的基础上”。在具体实践中,文化自觉需要由感性提升到理性,文化自信不是盲目自信,文化自觉也不能自以为是,需要科学态度、理性思考与扎实研究,要对传统有准确认知,而非一知半解,以免误解、错用。 

以木构建筑为例,从建造角度而言,中国传统木构建筑技艺是地域自然条件、建造材料及技术水平影响的结果。在处理建筑个体、群体空间组织及其与环境的关系上,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的认识,对生活的态度,对社会关系的理解。中国传统建筑所谓“道法自然,天人合一”,讲究的是在建筑中体现自然秩序、社会秩序,即寻求建筑与自然、建筑与人之间的关系。建筑师如能加强对传统文化这些本质特征的认识,将有助于创作凝练,在当代设计中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而不是简单的表象呈现。

建筑师要真正做到传承与创新,我个人认为还应做好两件事。一是注重学习,对传统要有敬畏之心;二是注重协作,需要加强与历史学科的融合协作,以获取有力支撑。建筑师的知识结构很宽泛,但存在较大局限性。这也是我这些年来与许多老师的合作中得到的经验。



主持人

Q:建筑的美,通常是视觉、心理、情感、艺术等因素的综合呈现,如何在建筑创作中更好地呈现?有请九城都市建筑设计院张应鹏总建筑师带来他对传统文化传承和创新的理解,以及如何运用当代建筑方法对传统文化基因进行新的演绎和发展。


张应鹏

江苏省设计大师

苏州九城都市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总建筑师

今天的对话的主题是“传承与创新”。这里其实同时包含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传承,另一个是创新。我认为,传承应该不等同于简单地复古,传承主要应该指的是继承传统建筑文化的精髓,尤其是传统建筑形式背后的思考方法与建构逻辑。从我们所接受的现代主义建筑教育来看,建筑创作所强调的依然是设计中的思考方法与建构逻辑,即如何利用各种现代科技结合当代人的需求来找寻继承和创新的途径,如何娴熟地应用当代建筑学的方法,将传统建筑的基因进行新的演绎和发展?这也是我在建筑创作与实践中一直不断思考的。我想通过三个案例来分享这个探索过程中的一点体会。

第一个案例是冯梦龙书院。书院建筑总面积1000平方米左右,位于苏州市黄埭镇冯梦龙村,周围就是传统的江南村落与农田。为了满足现代书院的基本功能,同时也需要与周围环境风貌相协调,我们在建筑的高度、尺度、色彩以及内部管线设施等方面进行了多种探索。建筑的檐口高度为7米,这一高度的设定主要是为了与周围一、两层高的既有建筑及民宅高度相接近。但这个高度对于现代公共建筑来说却多少有些尴尬,因为现代公共建筑里很多功能对空间的要求都比较大,剖面吊顶里还有空调、消防等各种设备管线。所以对大多数现代建筑来说,7米的高度仅做一层太高,做两层又嫌矮。由此,最后确定一层空间的设计基本是相互连通的大空间,而将二层中间升起的部分做成两层通高的空间。这样,一层相互连通的空间就因此显得既比较开敞而又没有高度上的压迫感。二层相对分散的屋顶也因为在体量上采用了化整为零的设计手法而融入到了周围群体建筑的尺度之中,较好地呼应了周边的村落环境和建筑风貌。冯梦龙书院屋顶采用的还是传统的小青瓦,墙面也是传统江南水乡最典型的白墙,但内部结构是完全现代的钢木结构体系。这个设计在形式上保留并继承了典型的江南传统元素,但内部空间上借助连续空间与通高空间等现代建筑的设计手法,以玻璃材质的花窗、漏窗及天窗最大限度地邀请光线入内,营造出更为丰富的空间体验和更为友好的气候环境。

书院与村落风貌、空间肌理的融合

中部水院:引入自然光线

第二个案例是孙武、文征明纪念公园,这个项目位于苏州市相城区阳澄湖西路附近。这个项目其实是想述说这样一个道理,即所有的艺术创作都有其自身的基本逻辑。比如中国传统建筑中最典型的建筑构件斗栱,斗栱之所以那么美,我认为除了它外在的形式之外,最重要的还有它同时也真实地呈现了木结构的构造逻辑和力学特征,也就是说,它的形式、功能和美学特征在逻辑上是一气呵成的。今天有很多仿古建筑都是用现代材料,尤其以混凝土材料去模仿木结构,这一点我认为是违背建筑学的基本原理的。又比如说苏州园林,过去基本都是私人空间,所以江南园林也叫江南“私家园林”。我们发现经常也有人盲目地、不分场合地把园林空间简单地移植或照搬到很多不同尺度的公共场所,也因此造成了很多尺度上或风格上的不协调。在孙武、文征明纪念公园的设计中,我们同样采用了很多传统江南园林中的造园手法,如孙武的纪念空间中更多地采用的是轴线对称、直线递进的空间序列以体现庄严肃穆;而文征明的纪念空间则更多地采用变化的手法呈现出文学空间曲径通幽的意境。但孙武、文征明纪念公园毕竟是开放式的城市公共空间,所以这些应用又不完全等同于传统私家园林中的设计手法,而是采了用不同的尺度、不同的方法和甚至是完全不同的材料与形式来进行表达。

围绕孙武墓室的矩形纪念空间

围绕文征明墓室形成的变化空间

第三个项目是位于南京市的门西数字社区。前两个项目都已经建成并在实践中经受了检验,但这个目前还处在施工建设的过程之中。这个项目的设计重点是关于传统城市空间中的街巷尺度与建筑尺度在现代城市设计中的实践与思考。项目位于南京明城墙内,中华门西侧的老城南地区,建筑的主要功能是研发与办公。这个设计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作为公共空间的街巷采用的还是传统的空间尺度,檐口高度基本都控制在7米以下,局部有的达到9米与12米,但都是远离城墙的位置,并在空间上做了特殊处理。这种处理方法的前提是因为人的尺度基本没变,所以人们在街道中行走时依然有传统街巷尺度的感受。但建筑单体不再是传统民居的尺度(过去的民居是居住用的生活空间),建筑全部采用8X8米的标准柱网,单体建筑的长度与宽度也因此而放大很多,这样才能保证内部空间能满足现代研发与办公的需要。以街巷尺度与周围的街巷尺度相适应,以内部均质的大空间以应对当代使用功能的实际需要,这也是我们在这个项目的一次尝试性探索。



 主持人

Q: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江南园林如诗如画的文化意境,为建筑设计提供了许多借鉴和思考。围绕新发展阶段园林文化基因传承与创新,请苏州园林设计院贺风春院长分享一些在设计创作中传承、彰显和发展园林文化艺术的心得体会。

贺风春

江苏省设计大师

苏州园林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院长

我来自“塞上江南”宁夏银川,有幸在苏州生活、工作了近35年,觉得幸福指数很高。但是幸福源于什么?我觉得首先是自己能参与到苏州城市本地文化的研究。三十多年来,我们做了园林设计的诸多实践,但让我认为自己最有成就感的,还是传统园林的继承和发展。

2018年,我们承担了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江苏传统园林调查与保护提升策略”的研究课题,对全省13个设区市的传统园林做了大量的资料整理和实地调研。2019年,由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园林绿化处、人事教育处组织,省风景园林协会、苏州园林设计院和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共同承担的《江苏古典园林实录》编撰工作启动,甄选出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保护状况良好的178处古典园林并收录在该书籍中。

在研究过程中,我的体会是,江苏既是中国园林发展的渊源之地,也是中国园林成就最高的地方。更重要的是,江苏的园林随时代发展而持续演变,新的成就不断涌现,在全国乃至全球都有一定的示范作用。如此之多保护完整且极具价值的古典园林,与历届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领导的高度重视以及多年来持续的保护传承举措、行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从个人参与的名园修复实践看,我大致总结了四个原则:一是解读园林,系统研究园林不同时期山、水、人、建筑等特征;二是对话历史,查核史料,深入理解不同时期造园主人的造园思想;三是保护发展,不仅要保护,还要让古典园林为现代百姓生活所用,让它成为百姓感受江南文化的空间载体;四是传承文化,要打开思维,让经典文化、造园技法、艺术元素融入新的时代。

2017年,我们参与雄安新区悦容公园的投标,在众多设计机构中胜出。胜出的原因我认为是我们讲了一个中国园林的故事,包括中国园林“天人合一”思想、写意山水的造园技法、中国人的思想寄托,以及与时俱进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最近,我们在荷兰阿尔梅勒第22届世界园艺博览会中设计建造了以“花竹相生 美美与共”为主题的“中国竹园”,采用了竹、木、花、草、水等元素,并用中国园林的经典造园手法来体现,获得了铜奖和最佳活动奖。在上述实践探索过程中,我们对中国园林文化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我想这就是中国园林人的职责——成为中国园林文化的弘扬者。在下一个阶段,我觉得“苏州园林”的文化名片要继续擦亮、保护好、传承好。

雄安新区悦容公园

中国竹园



 主持人 

Q:尊重地域自然条件和历史文化传统,注重延续历史文脉,是推动建筑、地段、环境和城市风貌有机融合的有效路径。在设计实践中如何更好地将现代建筑设计理念与建筑所在场所的地域特征、人文特征相结合?请启迪设计集团查金荣首席总建筑师谈一谈他的经验做法。

查金荣

江苏省设计大师

启迪设计集团副董事长兼首席总建筑师

我从小生长在苏州,毕业以后一直在苏州工作,对江南文化非常有感情。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等理念,对我的设计创作理念影响是很大的,会在设计实践自觉或不自觉地就融入这些文化特征。如我们在苏州东山国宾馆的设计过程中,遵循的就是山水相融、取意园林等原则,把建筑与周边的山体环境有机结合,并通过小型园林的布置将建筑与太湖水面的关系连接起来,让建筑仿佛从山水间生长出来一样。后来,我们在太湖论坛这一项目中也采用了“层次退台、连接山水”的理念和手法,项目建成后也呈现出了传统江南建筑与山水环境融合的特有韵味。

太湖东山宾馆

太湖文化论坛

因为长期在苏州工作,个人也负责了多个历史建筑修缮和更新项目,如潘祖荫故居和顾颉刚故居的保护修缮。在潘祖荫故居修复之初,我们查阅了大量的资料,结合史料和现代人的生活需求,我们延续并完善了故居的整体布局,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历史形态及价值,延续了潘祖荫“探花”的文化特征,植入了沙龙、书吧等活动功能。项目建成后,获得了比较好的评价,吸引了很多人去打卡。顾颉刚故居则是我们团队参加苏州古城复兴建筑设计工作营的成果。在设计上,我们提出在历史建筑宅院空间融入共享社区、展示古城历史等理念,最后项目也获得了工作营的一等奖。

潘祖荫故居

顾家花园设计效果图

苏州的园林、传统建筑是江南建筑文化的典型代表。在我们的设计实践中,往往会将园林、传统民居的特色融入到现代建筑之中。如启迪设计集团的老大楼,原来是一个单层的厂房,在最大化利用与保留原有建筑结构的前提下,结合苏州地方气候与文化特色,我们在改造方案中融入了众多地域传统建筑的生态智慧,把这栋旧厂房改造为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生态建筑。同时,在建筑的外围,取意园林游廊意境,专门设计了一层回廊,给人建筑、园林和周边环境是互相融合的感觉。经过12年的发展,老大楼仿佛有了生命一样,越来越被我们设计人员喜欢。前不久,启迪设计新大楼刚刚封顶,在120米高的新大楼设计中,我们用一层一层的空中院落来呼应江南民居的院落特点,也是我们在高层建筑中融入江南传统文化的一次探索。

2009年

2010年

2014年

2019年

启迪设计新大楼效果图



 主持人 

Q:冯正功大师长期在苏州工作,以江南建筑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很自然地成了他丰富的创作源泉。借此机会,请冯正功大师谈一谈传统风貌要素如何为当代建筑设计带来具有中国特色的理念参考?下一阶段可以从哪些方面更好地推动建筑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冯正功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中衡设计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总建筑师

今天非常高兴“对话”活动能来到苏州,走进中衡设计。“传承与创新”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我从小生活在徐州,上学在北京,在苏州生活工作已三十多年。在这三个历史文化名城里,我常思考一个问题:在中国相对统一的建筑体系下,南北地区不同的城市还是呈现出了很多各具特色的风貌特征,这与这些城市的环境、地域、人文、风俗、记忆等要素密切相关,也正是这些要素让城市和建筑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姿态。

因此,今天来探讨“传承与创新”的话题,我认为建筑创作不仅仅要关注技术,关注手法,更要关注这些影响风貌的多元要素。与此同时,如果能够结合现代的手法、现代的材料,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就可以自然而然地创造出富有地域特色、既有传承又有创新的建筑。

从个人实践的体会来说,我比较关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关注空间性,即地域性场所文脉,这是创作设计的起点;二是关注时间性,即时代、历史、今天、未来等;三是关注人本性,通过建筑塑造新的场所精神。



结束语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上,期待设计师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和情怀、坚持专业理想精神,为创作出体现新时代精神的精品建筑而不懈努力。

法国学者丹纳在《艺术哲学》中曾指出,好作品的产生取决于时代精神和社会氛围,群众的思想认知为艺术家确立了创作方向。建筑既是技术也是艺术,建筑创作水平的提升同样需要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和环境,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这也是“江苏•建筑文化讲堂”和“对话”等建筑文化社会推广活动举办的目的所在。期冀设计师、行业工作者,以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为指引,凝心聚力、共同努力,给未来留下属于时代的优秀作品,让今天的建设成为讴歌新时代、彰显中华文化的里程碑!




现场花絮

Field Highlights





一场精彩纷呈的思想盛宴

一个共享开放的交流平台

火花碰撞、思维启迪

深度对话、增进共识

对行业发展的思考探索

我们一直在路上

期待与您的下一次相聚!




— END —



审  核 | 何伶俊  何培根

拟  稿 | 姚梓阳

校  对 | 刘   锴

发  布 | 邱   蕾





为进一步加强和推动建筑文化推广和交流,让社会各界更加关注建筑、了解建筑、读懂建筑,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中国建筑学会共同策划和举办“对话”活动,搭建院士、大师、专家学者、管理者与专业工作者和公众的对话平台。“对话”活动结合“江苏·建筑文化讲堂”嘉宾演讲主题,延伸理念探讨、观点交流、思想碰撞。在深度对话中,碰撞火花,激发灵感,推动建筑文化社会共识的形成,助推美丽宜居城乡建设。


主办单位

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中国建筑学会


支持单位

《世界建筑》

《时代建筑》

科技名苑

我苏网

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教育频道

江苏省建筑与历史文化研究会

中衡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建筑·创意·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