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新闻公告
首页  /  新闻公告

第11届【职业组】一等奖作品荐读 | 窄缝·天街——南京龙江新城市广场步行街改造【南京长江都市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 发布:2025-03-25 | 198



引言 FOREWORD

第十一届“紫金奖·建筑及环境设计大赛”聚焦新时代美好生活营造和高品质人居环境建设要求,聚焦城乡公共空间设计和场所活力提升,以“特色公共空间 多彩品质生活”为主题,共征集到1501项有效作品(其中,学生组933项、职业组568项),共8个国家、277所院校、315家设计机构、6914人次参与。


参赛作品紧扣“特色公共空间”主题,创作了一批题材广泛、类型多元、亮点纷呈、富有创意的设计方案。近期微信公众号将逐步推出第十一届紫金奖建筑赛获奖作品解读,期待为高品质人居环境建设提供创意力量。






 ◎ 获奖人员  



评委点评

Comments of the Judge


李存东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中国建筑学会秘书长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党委书记、董事长 

设计别出心裁地选取了一处城市中易被忽视的夹缝空间,从不同人群的诉求出发,采用“分层化利用”的理念,灵活运用装配技术、节能技术等,巧妙置入各种功能单元,富有创意地将原本消极的“灰空间”转变为充满活力且能促进人们交流互动的“积极空间”。作品巧妙地回应了大赛主题,对当前存量空间、消极空间的活化利用具有启发意义,也体现了设计激活公共空间的更多可能性。




创作回顾

Review of Creations



城市之中,建筑与建筑之间的“缝隙”空间极易被人们所忽视,商场之间的“窄缝”空间如果能够被合理织补,或许城市将多一处交往空间、绿色空间、文化空间……让人们在此偶遇更多“惊喜”。


△ 城市中被遗忘的窄缝




"

窄缝空间的价值发现

"


设计场地位于南京新城市广场一、二期之间,是一条约400米长的窄缝空间。我们希望通过对窄缝空间进行精心织补和功能植入,将其转变为一处可进入、可休憩、可交往、可体验的小微空间。让邻近社区更好地链接起来,焕发新的生机活力。


△ 服务社区的窄缝公共空间


"

绿谷天街的功能融合

"


在这条缝隙中,我们通过合理的上下分层,创造了一个随屋面抬升移步异景的“绿谷天街”。横向搭建的平台作为两侧商业空间的延展与链接;竖向空间作为垂直广场,在移步异景的绿谷中设计了丰富的步行空间与空中“慢行”公园,使商业、公园、交通、景观互相渗透,流线清晰且互不干扰。


△ 绿谷天街剖透视

△ 绿谷天街内景




这是我们对城市公共空间更新改造的一次畅想,期待有更多的“窄缝空间”被织补,从封闭到开放,从消极环境转为一处温馨场所,重新融入城市生活,成为城市有趣又有颜值的公共空间。


△ 移步易景的城市绿谷



设计解读

Design Interpretation


设计方案在安全问题、既有建筑改造、新旧建筑衔接等方面有无进一步考虑?


设计将一期的旧建筑、二期新建的综合体,以及两者之间形成的窄缝空间作为整体考虑,重新划分防火分区、梳理消防流线。在天街内,水平向增加连廊、垂直向增加疏散楼梯,在形成多层次空间形态的同时,可提升原有建筑的消防疏散能力。


△ 织补新旧的改造策略


天街内设置了各种形态、功能的单元体,单元体在结构安全、能源问题上是如何考虑的?


新增模块单元采用钢框架,交接处采用铰接结构,大大改善了单元结构的安全性与灵活性。另一方面,南北走向的缝隙为阳光的深入增加了可能,因此设计将模块单元灵活错动布置,并在模块上设置了透光光伏组件和智能蓄水喷洒装置,形成了独立于原有建筑之外的能源自循环系统,让天街的实施落地成为可能。


△ 模块单元结构与能源系统


钢筋混凝土楼宇之间的灰色“窄缝”往往是被忽视的,团队是如何发现它的空间特性和改造价值的?


关注到城市“窄缝”空间利用的可能性,源于一次巧合。团队的设计基地位于新城市广场一二期之间,我们恰巧走进了这条窄缝,两侧高耸的商业背立面,让长达四百米的步行体验单调且压抑。但高耸的窄缝,其实在垂直方向上有着巨大的改造潜力,通过合理的分层与连接,有可能创造出多元的价值。


△ 设计场地现状



选手风采

Moments of Contestants







更多获奖作品即将上线,敬请期待~


11111.png22222.png



附件:《窄缝·天街——南京龙江新城市广场步行街改造》作品图版(点击查看)


— END —


审核 | 何培根 

编审 | 樊思嘉 刘羽璇

供稿 | 裴小明 高钢 张效嘉 袁越 蔡天舒 庞小栋

排版 | 薄皓文


延伸阅读

01

天空的街与园——多循环体系的屋顶空间再生【湖南大学】

02

古城新脉 以退为进——苏州中学东西校区人民路界面城市更新【苏州九城都市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03

“伞”构平江【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04

四体勤,五谷分——重庆市江陵机器厂体育场更新【中国矿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05

往复新轨——工业遗址修复理念下哈尔滨东江桥景观再造计划【南京林业大学】

06

游学平江 游园有径——南显子巷里的旧宅更新计划【苏州合展设计营造股份有限公司】

07

人语驿边桥——苏州塔园路澄桥人行空间扩建构想【苏州科技大学】